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做一個最好的你》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明確自信對我們成長的重要性。
2.知道如何樹立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懂得如何樹立自信,從容面對人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討論導入,自我評價
1.同學們,請你進行一下自我評價,你認為自己的優點多還是缺點多?優、缺點各是什么?(相信大多數的孩子會比較靦腆,只會說出自己的缺點,而很少說優點)
2.說一說你的好朋友有哪些優點?(同學們暢所欲言)
[設計這樣的環節是讓學生客觀的進行自我評價和用自己的角度評價他人,并且使受到鼓勵的一方感受到被人認可的滿足與喜悅,從而樹立自信。通過這兩個環節的設置,讓學生比較自然的體會到文章主題——自信。]
3.師向全班提出:同學們可以發現其他人身上的優點,為什么就不能發現自己身上的長處呢?(通過這樣一個問題而引發學生的思索,進而得出是因為缺乏自信心。)
4.我們怎樣才能擁有自信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做一個最好的你》(板書),相信學習完這篇課文后,同學們會有很大的收獲。
二、探究學習
(一)學習第一部分(我們先來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做的實驗)
1.自由讀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羅森塔爾實驗的緣由、經過、結論。
2.小組交流。
3.匯報
(1)實驗緣由:
①生讀有關的句子。
②課件出示比爾的感悟美和丑并不僅僅在于一個人的面貌如何,更在于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③你認同他的看法嗎?說說自己的理由。(提高感悟能力)
④生談自己的看法
(2)實驗經過及結論
①生讀有關的句子。
② 說一說你感悟到了什么?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正確運用讀書的方法.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讓學生自主地談出自己的看法,指導學生在交流、傾聽、研討、爭辯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4.師小結:可見自信心對一個人真的非常重要。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師:想知道自己心中到底有幾分自信嗎?讓我們一起來做第二部分的心理測試題,并仔細想一想,這些測試題中,哪一條你選了“否”,為什么?決定怎么做?
①生自做心理測試題。
②匯報測試的結果。
③談測試后的感想
a.請有自信的同學談一談平時是怎樣看待自己的?
b.請沒有自信的同學說說自己目前最需要解決的難題是什么?
[這一環節一定要學生實事求是的進行填寫,從而對自己有一個更為清醒的認識,并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或學習中的實際具體思考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學習第三部分。怎樣才能樹立自信心呢?
1.指名讀,有幾種方法?
2.小組交流,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自信的方法。
3.集體交流,(師板書:喜好自己、做好每件小事、為自己喝彩、再堅持一下)
4.請沒有自信的同學談談自己此時的想法。
5.交流自己還有哪些獲得自信的方法?(可以是自己的體驗,也可以是在古今成功的人物事跡中所獲得的的感悟)
6.齊讀板書
(四)結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