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讀寫“補課、褐力”等詞語,理解“竭力、發誓”等詞語的意思。
2、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通過理解重點句從而理解課文。
3、能根據課后第3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段。
4、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關心和愛護。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重點句理解課文
難點:理解重點句的內涵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時安排:二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課文的兩個主要人物以及課文主要描寫了哪幾件事。
2、學習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出現的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了解課文講了哪兩個人物?主要講了哪幾件事?(指名說)
2、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美麗的大草原去感受這對師生帶給我們的那動人的故事。
二、達麗瑪溜號了。
1、讀一讀課文1—4自然段,思考:“溜號”是什么意思?達麗瑪溜號時想到了什么? (師板書:上課溜號)
2、她為什么在上課時想到了叭兒狗、小羊羔、小牛犢呢?
3、你能讀出她的喜愛嗎?試著有感情地朗讀。
4、從42雙眼睛中,老師居然能夠發現達麗瑪那雙溜號的眼睛,從“發現”一詞可以看出烏漢娜是個怎樣的老師?
三、達麗瑪在變化。
1、面對溜號的達麗瑪,烏罕娜老師是怎樣處理的?(沒有嚴厲地批評,只是讓她放學后留下來補課。)老師的良苦用心她能明白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1)達麗瑪坐下來,她竭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竭力”忍眼淚是怎樣忍?
2)她多像一只渴望飛出籠子的小鳥,偏偏還要多關一會兒。理解“偏偏”。
2、而這之后她發生變化了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知道呢?請畫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1)她望著老師善良的面容,認真的表情,心中暗暗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a. “發誓”什么意思?
b. 達麗瑪的誓言是什么?
c. 你從達麗瑪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d. 說說自己在什么時候發過什么誓?
2)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聲!
a. 從這句中感悟到什么?
b. 指導朗讀。
3)您一會兒回家,衣服要濕透了……
通過讀來感悟達麗瑪此時對老師的關心,關心老師會被雨淋濕。
4)她沒答理跑來討好自己的叭兒狗,沒去看心愛的小羊羔兒,不理睬調皮的小牛犢兒。
要知道這些可是她溜號的時候想到的、十分喜愛的小動物呀,為什么這時候她都不去理睬它們呢?
5)細雨打濕了達麗瑪的頭發,她一直望到老師的身影消融在綠蒙蒙的原野里。
想象:看著老師的身影越走越遠,達麗瑪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后悔、感激、下決心、關心老師……)
6)第二天早晨,達麗瑪高高舉著一把鮮紅的雨傘,站在綠茸茸的草上等待著老師。(師板書:迎接老師)
四、詮釋課題深意
1、達麗瑪發生了這一系列巨大的變化,是誰讓她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她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是老師的愛讓她知道自己錯了,因此發生了眾多的變化。)
2、課題中“春天的雨點”在課文的結尾出現了幾次?
這雨點怎么會落在烏罕娜和達麗瑪的心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