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花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最美的花束》。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通俗易懂、活潑有趣的詩歌。詩人通過描述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兒童都像花兒一樣美麗,表達了詩人向往世界各民族人民平等相處的美好愿望。
學情分析:
學生很喜歡本文的詩歌形式,適合他們誦讀。但詩歌涉及種族的平等與尊重,三年級的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因為他們對相關的知識不熟悉,尤其對種族歧視缺乏了解。因此我讓學生課前搜集關于全世界不同膚色人的圖片或生活資料,豐富感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詩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3、讓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歌中的“花”“花束”“花園”的比喻義。
2、理解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孩子們像美麗的花束,從而讓學生樹立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觀念。
學生課前準備:請學生收集關于全世界不同膚色人的圖片或生活資料,做好鋪墊,豐富學生的感知。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知道了這個世界上有黃種人、黑種人和白種人,那你們想不想看看他們長什么樣兒?
2.板書課題:最美的花束。
二.品讀詩歌,悟出情感。
1.請同學們自由讀詩歌,在你喜歡的小節旁邊畫上笑臉。
2. 指名讀出自己最喜歡的小節。
3. 你能找出詩中不同或相同的地方嗎?
4.隨學生課堂呈現,指導對詩歌的理解。
5. 悟中讀,讀中悟,指導朗讀。
6. 作者用“你”“我”“他”的稱呼,是希望人人平等對話,你知道“你”“我”“他”是指誰嗎?
三.暢所欲言,主題升華。
1.請用“( )和( )一樣( )。”說一句話。
2.假如我們班上來了一位殘疾小朋友或外國小朋友,你打算怎樣和他(她)相處呢?
四.配樂朗讀,交流欣賞。
五.課后作業:
1.背誦詩歌。
2.摘抄詩中你喜歡的詞語或句子。
板書設計:(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的形式表現)
平等 尊重
最美的花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