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語文教學,不僅要以教材為例子,學習規范的語言,而且要以教材為例子,充分挖掘、發揮教材內容的育人功能,讓教材中善的、美的、真的內容去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滋養學生善的、美的心靈。語文教學人文性和德育功能的體現,絕不是脫離語言形式理解的架空分析和直接灌輸,而是語言形式和人文內涵水乳交融的體味和感悟。
預設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術臺當成陣地,冒著生命危險為傷員做手術的經過,感受白求恩大夫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國際主義精神。
流程預設:
一、揭題導入
1、談話
2、板書課題。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簡介白求恩。從國籍這個角度看,他是我們的客人嗎?
3、打開書,快速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找找白求恩說的哪些話跟題目有關系?
出示句子:(齊讀)
手術臺是醫生是陣地。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
師:讀了剛才這個句子,你有什么發現嗎?(反問句)你是眼睛真亮,誰能把藏在這個問號里的意思讀出來。
師:你讀得真棒!知道白求恩說的是什么意思嗎?
生轉換句式。
4、師: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陣地應該是個怎樣的地方?(炮火紛飛,硝煙彌漫,要流血和犧牲的地方)
師:你說的真好,那你們覺得白求恩的手術臺旁有沒有危險呢?(有)
二、潛心會文,感受“危險”,感動“堅守”
感受“危險”
1、過渡:是嗎,課文中的哪些語句讓你有這樣的體會?請你默讀課文的2-4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并讀一讀。
交流:
突然,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硝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
敵機不斷地在上空吼叫,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
“一連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周圍,廟的一角落下了許多瓦片。掛在門口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
師:讀著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是呀,白求恩所在的小廟是多么的危險呀,讓我們一起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選擇其中之一進進行行重點朗讀。
師:再讀這些句子,你有什么新發現?(情況越來越危險)
感動“堅守”
2、過渡:是呀,小廟已經搖搖愈墜,小廟已經岌岌可危,在這里多呆一刻,都有生命的危險,在這里多呆一刻,都有被落下來的炮彈炸得粉身碎骨的危險。撤離迫在眉睫,撤離刻不容緩。可是,身處險境的白求恩撤離了嗎?(沒有),那他在做些什么,又說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仔細地再讀讀課文的2-4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從畫出的白求恩的言行中,你感受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白求恩,在旁邊寫下你的體會。
重點交流以下句子:
白求恩仍然鎮定地站在手術臺旁。他接過助手遞過來的鑷子,敏捷地從傷員的腹腔里取出一塊彈片,扔在盤子里。
從白求恩的動作當中,你感受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白求恩?(鎮定自若,臨危不懼,毫不慌張)你是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的?你能讀出這份鎮定自若嗎?
白求恩說:“謝謝師長的關心。可是,手術臺是醫生是陣地。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部長同志,請您轉告師長,我是一名八路軍戰士,不是你們的客人。”
請同學們聯系上下文想想:白求恩會用怎樣的語氣說這幾句話?(毫不猶豫,堅定,對工作極端負責)那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