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花》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童話故事,篇幅較長,作者以七色花為線索貫穿課文始終,每一段都有一個生動的故事。講的是小姑娘珍妮在迷路時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并用它作了七件事情,實現了自己的愿望,特別是用第七朵花幫助跛腳的維佳恢復了健康,說明了珍妮是一個可愛、愿意為別人帶來幸福和快樂的小姑娘。
〖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基于這一基本理念,在設計本課的教學中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朗讀理解七色花的神奇,了解發生在小珍妮身上曲折有趣的故事,體驗她所做的每一件事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和快樂,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尊重它們獨有的生活經驗,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真正讓課堂呈現出特有的生機和活力,讓語文教學真正煥發生命的色彩。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字,會寫8個字,認識多音字“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默讀。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姑娘愿意為別人帶來幸福和快樂的好品質。
4.教育學生要做有意義的事。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課,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見過許許多多美麗的花朵,知道許許多多花朵的名字。但你們有誰看見過七色花呢?(板書課題:七色花)
師:看到這個花名,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七色花是由哪七種顏色做成的?
生:這種花有神奇的本領嗎?
……
師:同學們的問題都很重要。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七色花,仔細傾聽故事里的主人公是怎樣介紹七色花的,或許你會有許多新的收獲。
(二)整體感知,初步體驗
1.自由讀課文:(讀書建議)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誰?
2.課件顯示生字詞語:歌謠撕下花瓣旋風摔碎堵塞板凳跛腳健康方便游戲東張西望四面八方
①自由讀生字詞語。
看生字中間的部分:“瓜”字與植物有關,組詞:花瓣;“纟”旁與編織的絲線有關,組詞:扎辮子;“讠” 當然與討論、說話有關,可以組詞:辯護、答辯;分辨的“辨”就是把東西分清楚。
師:這位同學的回答真精彩。
“謠”:
生:我能給她找兩個“遙遠” 的“遙”;“搖擺”的“搖”。(教師板書:遙搖)
生:我還能用這些字組詞:搖晃謠言遙望
師:大家都說得很好,把這三個生字寫一寫吧,要看仔細部首呀!
學生練習書寫。
②我想讀,指名讀。
3.分段朗讀接讀課文。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珍妮用七色花做了七件什么事?用筆標一標,同時,把自己疑惑的地方做個記號。
5.默讀匯報,教師板書珍妮用七色花做的七件事情:
[評析:三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形成了獨立識字的能力,掌握了獨立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對特殊的生字,如形聲字的學習,有利于學生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同時也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減輕識字的壓力。]
(三)品讀課文,體驗情趣與真情
1.默讀課文,你認為哪片花瓣用得最有意義?為什么?
學生自由讀課文。
依據學生的獨特感受,感悟課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