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補天—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能正確讀寫“轟隆隆、塌下、燃燒、熊熊大火、圍困、掙扎、熄滅、冶煉、金光四射”等詞語。
2、學習概括小標題,并借助小標題講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3、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4、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嘗試仿照文本創編神話故事片段,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教學準備:《女媧補天》課件。
教學流程:
一、詞語導入導入,揭題。
1.齊讀詞語:
精衛填海 八仙過海 夸父追日 開天辟地 嫦娥奔月牛郎織女 愚公移山
2.你有什么發現?(神話故事)
3.是的,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勤勞而富有智慧,他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了許多優美的神話故事。《女媧補天》就是其中之一。(板書課題)
(1)指導讀“媧”wā.
(2)女媧:傳說女媧是人首蛇身的善良女神,她為人類做過許多好事,不僅創造了人類,還為人類造了一種叫笙簧的樂器,使人最感人的還是——指名讀課題
4、質疑:讀著讀著,你產生了怎樣的疑問?
(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她是怎么補天的呢?結果怎么樣?)
答案就藏在書本的130爺,趕快打開,自己先把故事讀通,把字音讀準。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1.自由選擇方式讀文,遇到難讀字、詞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朗讀生字、新詞。
塌下 熄滅 冶煉 轟隆隆 熊熊大火
掙扎 窟窿 圍困 燃燒
1)指名讀注意“冶煉”的讀音,范寫。“冶煉”是指用焙燒﹑熔煉等方法,從礦石中提煉出所需要的金屬。所以“煉”是金字旁,很容易理解,那“冶”為什么是兩點水呢?因為古代“冶”是指以冰融化解釋金屬銷熔 范寫“冶煉”
2)指名讀第二組詞語,你們發現這四組詞語的規律了嗎?(偏旁部首都是一樣的)
范寫“掙”;
3)學生練習:冶、煉、掙
3、指名學生逐段讀課文
4、圍繞課題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5、就讓我們進一步走進這個故事!先去看看女媧究竟為什么補天!
三、精讀“原因”
1、自從女媧創造了人類,大地上到處是歡歌笑語,人們一直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可是后來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呢?
2、快速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用橫線劃出補天的起因。
3.交流出示
不知過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媧突然被一陣“轟隆隆”的巨大響聲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烈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
(1)一讀:(自由讀一讀)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天哪,太可怕了!)
(2)二讀(引讀):哪些地方的情景讓我們覺得可怕呢?
遠遠的天空——地——山岡上——田野里——許多人——
(3)三讀:你覺得哪些字詞特別觸目驚心?同桌間可相互交流。
“塌”你能給它換一個字嗎?(掉、落……)
“黑黑的大窟窿”:“窟窿”兩個字都是穴字頭,它表示天空,說明這窟窿很大很大。
“一道道深溝”和“一道深溝”的區別:無數生命喪生在這一道道深溝中。
此時可以用哪個詞語形容眼前的場景——天崩地裂、地動山搖
“燃燒著熊熊大火”漢字中,火字旁表示火焰,四點底也表示火焰,瞧,這幾個字展現在你眼前你感覺火勢怎么樣?這就是——熊熊大火。(指名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