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補天》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神話故事既包含了一個民族的寶貴精神,又凸現(xiàn)著一個民族的優(yōu)良品質(zhì)。《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舍己為民、不怕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作為教材,其蘊涵的人文性極強。可這個故事學生已經(jīng)耳熟能詳,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淺顯易懂。那在教學時該如何將這種人文精神有效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之中呢?曾經(jīng)我作了多種預設,最后還是決定根據(jù)神話的特點,在教學中通過對文本的品讀想象,既要讓學生感悟神話的特點,又要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還要讓學生體會女媧立志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 “補、末、遭、修、破、缺、替”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獨立識字。
2、了解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類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過程。
3、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展開想象,訓練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女媧舍己為民、不怕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女媧補天的故事,敬佩女媧拯救人類的志向和堅韌的意志。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基礎上,加上合理的想象,在閱讀中感受女媧拯救人類的志向和堅韌的意志。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資源準備】:課文段落、詞語課件
【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我力求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主動探究,通過感受人物形象,體驗人物的情感變化,獲得更多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鼓勵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積累語言,感受神話故事的魅力,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提高想象說話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神話傳說,激閱讀興趣。
1.在夏夜美麗的星空下,在冬日溫暖的爐火旁,我們經(jīng)常纏著爺爺奶奶給我們講述古老的神話,那一個個傳奇的故事常常引起我們許多美好的遐想,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神話故事呀?
《封神榜》、《西游記》、《八仙過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牛郎織女》……
2、在我們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長河中,神話故事是一朵美麗的浪花。它語言優(yōu)美,故事生動,感情豐富,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優(yōu)美動人的《女媧補天》這個神話故事。
板書課題: 女媧補天(提醒注意“媧”的讀音)
3、讀讀課題:用你們的聲音告訴我,誰補天?女媧做什么?(通過讀課題,讓學生知道通過語感的變化,信息就傳出去了。)
4、讀了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預設:我想知道女媧是誰?女媧為什么補天?她是怎樣補天的?天補好了嗎?
【設計意圖】 此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輕松談話的方式,拉近與學生距離,了解學生在課前的讀書情況,據(jù)此結(jié)合學情,實施以下的教學,同時恰到好處的明示讀書方法。
二、自主互動,感知文意。
1、一讀生字詞:用―― 畫出不認識的字,用( )畫出好詞,用 ﹏﹏ 畫出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