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夸父追日》教案
【教材解讀】本文是人教版教材三下第八組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組課文是圍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這一主題來編排的!犊涓缸啡铡肥俏覈钤绲闹裨捴,最早見于《山海經》的《海外北經》,講的是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它表現的不僅是表面上的與日逐走,還有很強烈的象征意義,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對照原文,可以看出課文把原文中簡寫的幾處神奇的地方,通過豐富又夸張的想象具體化了。教學時,在遵循略讀課文教學原則的基礎上,還須引導學生認真揣摩體會,進一步感受神話的神奇魅力,激起其對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熱愛。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北局@一教學理念,結合本文特點——想象神奇,我在設計時,努力體現中段略讀課文的要求和年段訓練目標,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適當合作學習,在使學生閱讀能力得到培養的同時,養成樂于與同學交流的習慣。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忽視教師的點撥引領作用,略中有精,抓住文本關鍵詞句,通過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感悟神話的神奇,體會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貴,獲得思想啟迪,否則,略讀就成了“泛讀”。
【學習目標】
1.借助學習提示自讀課文,交流閱讀感受,提高獨立閱讀能力。
2.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
3.體會夸父追日的執著、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借助學習提示自讀課文,交流閱讀感受,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
【教學難點】感悟夸父追日的執著、奉獻精神。
【教學流程】
一、以圖導入,引發神奇
1.看圖猜故事。
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欣賞幾張精彩的圖片。邊看邊猜猜每張圖片講了哪個故事?(精衛填海、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
2.揭題;讀題;聊特點。
同學們,在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長河中,神話故事是一朵美麗的浪花。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一個個瑰麗、多彩、優美的神話故事。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再來學習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話故事。板書課題,讀題。你知道神話故事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嗎?(板書:神奇)誰有一雙慧眼,能從題目中發現神奇?我們再來讀讀,讀出它的神奇。
二、充分初讀,整體感知
1.明確課型,閱讀提示,明確學習任務
。1)閱讀提示,畫出學習任務
《夸父追日》這個課題與《女媧補天》有點不同,課題前面有一個*號,說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習略讀課文,我們有個好幫手,課文前面有個學習提示,現在請大家自由地讀讀這個學習提示,畫出學習本篇課文的學習任務
。2)匯報交流:誰來說說,提示告訴我們一些什么學習要求?
。宰x課文前的一段導語既自然地把學生的學習由精讀課文過渡到略讀課文,又提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地利用好這段導語,引導學生學會根據導語進行略讀課文的學習。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閱讀重難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實效,又可以使整個教學過程顯得大氣、簡約,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面面俱到,教學環節的繁瑣復雜,使整個教學結構粗線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