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3、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走進非洲
1、這節課繼續學習27課——賣木雕的少年,我們一起看課題,共六個字,有兩個容易寫錯,你們發現了嗎?(雕 賣)
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注意“雕”與“賣”的寫法。
指名讀題,齊讀。
2、還記得這名少年嗎?
相機板書:非洲 中國
3、在我去非洲南部之前,朋友對我的叮囑是什么?
(一定要游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為什么要游?書上是這怎么說的,讀一讀。
4、能想象出瀑布的樣子嗎?如果你站在瀑布腳下,你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5、想不想親眼目睹,播放課件。說說你的感受。
6、假設我們都站在了大瀑布腳下,敞開心胸,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吧!
7、除了游覽大瀑布,朋友還叮囑我什么?(買一兩件木雕工藝品)
木雕,非洲最常見的工藝品,你們想見識見識嗎?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走進出售木雕工藝品的攤點,出示課件。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作者是怎樣像我們介紹的呢?自由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木雕的句子,找出四字詞語。
從這些詞中你感受到什么?(數量多,品種多,制作新奇、逼真。)
8、剛才,我們游覽了大瀑布,還去木雕市場逛了逛,誰想把你這一路的所見所感講一講。
老師這有一段話,試著填一填,你的思路會更清晰。
“大瀑布真是( )。這里( ),景色( )。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自己練填,指名填。
二、走進故事、揣摩人物
1、非洲南部的景色如此迷人,更讓我難以忘懷的卻是這名少年。接著往下讀課文,看看我和這名少年是怎樣結實的,在攤點前我說了些什么?把我們說的話畫下來。
2、指名讀出找到的句子。(出示對話)
3、看著大屏幕和你的同桌分角色讀一讀,邊讀邊想少年和我當時是怎么想的?
4、指名讀,揣摩人物心理。
當少年走到我跟前說這句話時,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買)
他為什么希望我買?(我喜歡)
從哪看出我喜歡這個小象墩呢?(愛不釋手)“愛不釋手”什么意思?
能把少年誠懇的語氣讀出來嗎?
那我的反應呢?(語無倫次)“語無倫次”什么意思?
那你也語無倫次地讀一讀。
我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少年的注意,少年望著我,猜測道——,我點點頭,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