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鞏固文中的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并以感情朗讀來體現。
3.了解課文背景,讓學生感悟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
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難點:
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回顧內容
1.談話: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賣木雕的少年》。今天,老師找到了許多非洲木雕的圖片,讓我們伴隨著非洲擊鼓樂的節奏,我們一起看看吧!
【設計意圖:通過非洲擊鼓樂和木雕的圖片,感受非洲人民的淳樸和智慧,在情境中走進文本,喚起學習愿望。】
2.看到這些圖片,你想到了課文中的哪些詞語?由此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一個情景?
3.讀詞語,回顧課文中的故事情景。一組一組讀,一組一組體會。
(看木雕) (選木雕) (賣木雕) (送木雕)
琳瑯滿目 仔細觀賞 十五六歲 一幕一眼
各式各樣 愛不釋手 五官端正 拳頭大小
構思新奇 憂郁 猜測 不要錢
栩栩如生 遺憾 遺憾 朋友
4.根據"看木雕選木雕賣木雕送木雕"等畫面,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詞語是有生命的。通過看圖片,想詞語,看詞語,想情景,使學生在文字和畫面之間建立起聯系,讓抽象的語言文字和生動的畫面聯系起來,繼而復習了詞語,積累了詞語,又理清了作者的寫作順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研讀第一次見面,體會遺憾
1.自由讀全文:哪個自然段寫了作者和少年都感到遺憾?
生:第九自然段
2.出示第九自然段: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生讀。讀出遺憾的語氣。
3.默讀課文1-8自然段:作者為什么感到遺憾?少年又為什么感到遺憾呢?邊讀邊畫出有關的語句。
【設計意圖:通過抓住兩個遺憾,凸顯全文的主要矛盾。從而通過理解為什么遺憾,如何彌補遺憾,輻射全篇。】
4.學生匯報:
(1)作者的遺憾:
①木雕,是非洲最常見的工藝品。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想到朋友的叮囑,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地挑選。
a.因為 ,所以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挑選。
因為木雕,是非洲最常見的工藝品,所以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挑選。
因為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 所以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挑選。
因為想到朋友的叮囑, 所以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