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2、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3、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三、教學時數:第2課時
四、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有關非洲的幻燈片,學生一邊欣賞,教師一邊配合解說,讓學生對非洲有個美好的印象,并了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2、教師導入:上節課,我們通過查資料、學課文了解了非洲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有與我們膚色與生活習慣截然不同的淳樸、熱情的人民,有著美麗、壯觀、雄偉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有著中國人民幫助非洲人民修建的坦贊公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還見識了那些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木雕。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深入了解那位賣木雕的少年。
二、復習詞語: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積累了哪些四字詞語呢?
2、學生自由匯報。
3、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每個詞讀兩遍。(教師出示帶詞語的幻燈片)
名不虛傳構思新奇琳瑯滿目五官端正栩栩如生愛不釋手語無倫次游人如織各式各樣
4、學生齊讀詞語。
大瀑布真是()。這里(),景色十分()。攤點里陳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德(),我一看就()。
三、感受賣木雕少年的美好品質:
1、他雕的木雕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學生自由朗讀后提問。
(1)課文里是怎么描寫這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呢?你能找出來讀一讀么?
(3)齊讀句子。
師:找得真準,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吧!(出示幻燈片)
說是坐凳,其實是一個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馱著一塊寸把厚的樹樁。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生有感情朗讀。
(4)讀這這個句子,你仿佛看到什么?
師小結:他雕的木雕讓我們仿佛看到了大象,這就是——
生:栩栩如生。
(5)你會用哪些語句來形容這個非洲少年的雕刻的木雕呢?
(6)是啊!這位非洲少年雕的工藝品可真是構思新穎、栩栩如生。他是一個雕刻技術高操的少年。
(7)這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的精美的工藝品,少年是怎樣向我推銷的呢?
(8)這樣精美的工藝品,他賣出去了沒有?
(9)理解“遺憾”。
(10)他會遺憾什么呢?
師:看來,大家都讀懂了少年的心理。
(11)他又是怎樣彌補自己的遺憾呢?讀10到11自然段。
a、生自由朗讀這個部分。
b、少年是怎么彌補自己的遺憾的呢?
(12)少年手上送給我的木雕是什么樣的?
(13)少年說我們是朋友!你知道他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14)在我們對這個賣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了解,現在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四、挖掘我的心情。
1、課文中的我在這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中,心情不斷地發生變化,找出描寫我心情變化的句子。
(1)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2)正要掏錢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3)“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4)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5)“太好了!”我高興地喊起來,掏出錢包就要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