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以讀為本,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設計特色:
創設情境,誘發參與;讀中悟情,合作學習;盤活課堂,落實主體。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3、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準備:cai課件,學生預習并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讀中體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世界地圖,介紹非洲,相機出示智力題:這里的什么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奧圖尼亞瀑布風光圖片,配樂介紹。引導學生讀p112第二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詞語。
3、導入故事: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
4、板書課題。
5、過渡:這篇課文敘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1、學生搶答,并根據課前預習介紹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2、欣賞莫西奧圖尼亞瀑布風光,感受美麗風景。學生看后找詞:“名不虛傳”“十分壯觀”。
3、學生齊讀課題。 創設情境,誘發參與。在課程開始我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圖片讓學生欣賞,渲染氣氛,揭開課題,把學生的情感自然地帶入到課文的學習情境中,設想在學生處于躍躍欲試的狀態時,我讓學生讀課文思考主要內容,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初讀課文,
學習字詞。 1、 提出初讀課文的要求:讀準字詞句,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 出示詞語,請學生認讀。
3、 請學生交流讀懂的詞義。鼓勵學生課前預習了解詞義。
4、請學生敘述課文主要內容。 1、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按要求自主學習。
2、 學生自讀,當小老師帶讀。
3、學生交流讀懂的詞義,不懂的做好記號。4、學生齊讀詞語。 5、學生敘述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鼓勵學生自己查工具書去解決生字新詞,在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領學習“買木雕”。
(3—4自然段) 1、 根據學生敘述,提出思考:“我”為什么特別想買木雕。要求學生再讀課文(3—4自然段)。板書:買。
2、 根據學生匯報,出示:“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這些坐凳構思新穎,大象雕得栩栩如生。”兩個句子。
3、 鼓勵學生找出木雕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的詞語。
4、 突出顯示這些詞語,出示木雕的圖片。
5、 指導朗讀。
6、 出示填空。 1、學生再讀思考。
2、學生匯報。 3、學生找出木雕給“我”留下的印象,畫出來。“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穎”“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