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下冊27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
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也襯托了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本課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對美麗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
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容上。課文還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要注意讓學生積累并學會使用。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這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
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了解背景,鋪墊情感。
1. 看地圖,簡介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友好事跡。
師:20世紀70年代,中國無利息貸款9。88億元人民幣給非洲國家。中國幫助非洲的坦桑尼亞和贊比亞兩個國家建造長達1860公里的鐵路。其施
工間,中國派遣了5萬人左右的工程技術人員去。其中有64人為之獻出寶貴生命這是中國幫助非洲國家的一件真實且重大的事。現在國門開放我國有一批
旅游愛好者走出了非洲,去那里觀光。
2. 讓學生欣賞非洲部分圖片。
3. 師:我們今天要學的《賣木雕的少年》便是發生在非洲的一件事。
二.檢查預習,鞏固新詞。
1. 出示本課新詞。(指生讀,并理解部分詞語)新詞如下:
名不虛傳 游人如織 十分壯觀 琳瑯滿目 各式各樣
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五官端正 仔細觀賞 愛不釋手
語無倫次 清晰可辨 一模一樣 沉甸甸 誠懇 遺憾 感動 木雕 非洲 工藝品 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2. 用上述詞語,聯系課文,試用幾個說句完整的話。
三. 學習課文,感文悟情。
1. 課文圍繞木雕寫了幾件事?(以填空的形式,理清文章思路。)
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買木雕→贈送木雕
2. 課文哪部分留給你的深刻的印象?→贈送木雕(課文10至15自然段)
師:贈送的情景往往是動人的,課文所描述的也是最感人的,讓我們找句子好好體會一下。
3. 重點指導兩句話:
⑴ “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里。
師指導:
①這“東西”指的是什么? ②課文是怎么具體寫這小象墩的?(聯系課文第四自然段來理解“一模一樣”、“只有拳頭大小”帶給“我”的驚喜。
師:“構思新奇,栩栩如生”這兩個詞足以讓人想擁有小象墩。現在再加上“只有拳頭般大小”,怎么不讓人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