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謎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懸、遐、奧”等8個生字,會寫“幕、臨、懸”等14個字,正確讀寫。2.朗讀課文,通過討論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4.培養(yǎng)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1、課文插圖,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現(xiàn)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樂曲《春江花月夜》。
2、學生收集關(guān)于月亮的相關(guān)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課題,激發(fā)閱讀興趣
1.課件出示“明月懸掛在高高夜空的情景圖”和樂曲《春江花月夜》。浩瀚夜空,一輪明月高掛天空,那朦朧的月光,仿佛給大地穿上了一件銀白色的晚禮服。看到這么美的情景,此時此刻你腦海里會聯(lián)想到什么呢?(指名說相關(guān)古詩、詞句、故事等)
是啊,不光是你們,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這皎潔的月光引起了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啊!讓我們把感情帶進去讀這一句:(課件出示: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指名讀、賽讀)人們會遐想些什么呢?(月球是從哪兒來的?上面有些什么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課件出示))
2、正是有了這些美好的遐想,人類才會不斷去探索。1969年7月20日這一天兩名美國宇航員首次登上了月球,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這個謎跟隨這兩名宇航員乘座“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去美麗的月球探險,對她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好嗎?讀課題:月球之謎。(板書)
二、移情體驗,揭開月球神秘的面紗。
各位宇航員準備好了嗎?
2、課件出示飛船圖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為路途遙遠,月球離我們有38.4千萬公里,所以我們得用四天的時間到達月球,為了能讓大家順利完成這次探險,請大家利用路上的時間,仔細閱讀一下手里的資料,翻到課后資料袋,讀一讀,了解月球的特點。
4、課件出示:
(1)月球?qū)ξ矬w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東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躥起很高,如果在那兒跳遠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績。
(2)月球表面布滿了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學家的名字被用來命名大的環(huán)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國古代天文學家,他們是石申、張衡、祖沖之、郭守敬。
(3)因為沒有空氣,月球上溫度變化非常大。長夜里,溫度下降到-180℃;白晝時,溫度又上升到120℃。
(4)因為沒有空氣,宇航員來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聾子”。兩個人即使面對面大聲喊叫,也聽不到一言半語。這是因為聲音要在空氣中才能傳播,沒有空氣的傳播作用,怎么能聽到聲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個萬籟俱寂的世界。
5、我們的目的地到了,請大家用心觀察,告訴地球上的朋友,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景色?(出示課文插圖)誰能解開上面提到的這個謎的謎底呢?(出示謎)請你到課文中去找一找相關(guān)的句子?(學生自學課文,劃出有關(guān)句子)
6、(指名說)課件出示句子:
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你具體地說出了月球上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說說這是什么樣的景色呢?(景色奇異-板書)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灑滿了燦爛的陽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這奇異的景色讀一讀嗎?我們一起來感受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