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有關的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教學難點:利用資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與奧秘,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2課(引讀課題《月球之謎》),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了解了月球的哪些知識?
二、自主探究,讀文感悟
(一) 感悟月球的奇異
1、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想到月亮上看一看嗎?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來到1969年7月16日。
(出示課件演示師敘述)
讓我們跟隨阿姆斯特朗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2、請大家找一找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介紹了月球的景色?
3、哪位宇航員來給我們匯報匯報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月球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這是什么樣的景色呢?板書:奇異。
4、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你為什么覺得奇異?
(出示課件)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灑滿了燦爛的陽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這奇異的景色讀一讀嗎?
5、月球上的景色還奇異在哪兒呢?怎么就覺得奇異了呢?
(出示課件)我們原本以為月球上有美麗的嫦娥,潔白的玉兔,而今我們發現這里沒有美麗的嫦娥,潔白的玉兔,只有塵土、巖石和環行山。這里是多么荒涼。你能把這荒涼的世界讀出來嗎?
6、師述:在月球上我們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時能感受陽光,還能感受到那里沒有一點生機。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異”!(指著板書引導學生說)你能把這種感受送入朗讀中,用聲音表達出來嗎?有感情的讀一讀,練一練吧。
7`就要和月球說再見了,讓我們拍些照片帶回地球,讓他們也感受月球景色的奇異吧。
邊出示課件邊敘述讓學生再次感受月球的奇異。
8讓我們把這奇異的景色告訴地球上的人們吧。(齊讀)
(二)、感悟月球的未解之謎。
宇航員們把月球上的塵土和巖石帶回了地球作進一步的實驗和研究。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3、4、5、6段,邊讀邊想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全班交流)
1、老師把對塵土的研究還設計了一張表格,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填的又快又好?
(1)生邊讀邊填。
(2)生上前介紹。
a、細菌“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塵土里,你們有什么疑惑嗎?
評價:為什么?……再問一次,這次要把你的疑惑大聲地問出來?
很奇怪,是嗎? 是不是難以理解?
看,細菌在月球塵土里,一下子都死了,難道……?(引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