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謎》教案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相關的不解之謎。
情感目標: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月球之謎的興趣,了解祖國科技的進步,感受祖國的強大。
教學重點: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
教學難點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學準備:課前組織學生利用各種方法搜集關于月球的資料;
制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自古以來,月亮就與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許多有關月亮的佳話也流傳至今。那皎潔的月光,富有變化的月形,曾激起了人們多少思念與感慨。同學們上節課已經初步學習了18《月球之謎》,誰來說一說你對月球的印象?(神秘,一片荒漠,有很多解不開的謎,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陽光等)
今天就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一起來領略月球上奇妙的景色,共同揭開他那神秘的面紗,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做到最好?齊讀課題:月球之謎
二、進入情境,感受月魅
師:我們印象中的月球是謎一樣的星球,但是我們平時看到的月光圖又是怎樣的呢?今天老師就帶你們欣賞一下美麗的月光圖好嗎?
面對這樣一幅幅美好的月光圖,同學們一定是感慨萬千,那同學們是否能用一個詞或是一句話來表達你此刻的感受呢?(美好、皎潔、皓月當空、我真想親自踏上月球游覽一番,看一看是否有傳說中美麗的嫦娥、潔白的玉兔還有神秘的廣寒宮。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同學們說的真好!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會引起你什么樣的遐想呢?(讀遐想,理解意思。)板書:遐想、美好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感受一下人們對月光的美好遐想。(自讀課文)--指名讀---(人們既然對月光充滿了美好的遐想,那就請同學們帶著美好的感情來朗讀)齊讀
為了探索月球上的奧秘,人們是怎樣去做的呢?(出示課件并齊讀):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三、移情體驗,感悟月球的奇異
1、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同學們想到月球上看一看嗎?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來到1969年7月20日。
(出示課件演示師敘述) 讓我們跟隨宇航員們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荒無人煙的月球)
2、請大家找一找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介紹了月球的景色? (第2自然段)
3、哪位同學給我們匯報一下宇航員登陸月球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月球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這是什么樣的景色呢?板書:奇異、荒涼
4、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
(出示課件并齊讀)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5、師述:在月球上我們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時能感受陽光,還能感受到那里沒有一點生機。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異”!(指著板書引導學生說)你能把這種奇異的感受送入朗讀中,用聲音表達出來嗎?誰想試一下?(指名讀,給予鼓勵)讓我們把這奇異的景色大聲的朗讀給所有的人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