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教學案例
每一學期,我們孟疃初中語文組的全體教師都要精心打造一節校級公開課,以饗全體語文教師之耳目。本學期我選的課文題目是《七顆鉆石》。我拿起教材,拿起新課標認真鉆研,精心備起課來。說實在的,雖然已有十幾年的教齡,但正兒八經的在全體語文教師面前展示自己,心里還是有些緊張,真的擔心課上砸了:假如“三維目標”整合不了?假如改不了舊習慣方式? 假如新課改精神體現不出來?假如不能起到示范作用?
將要在上課時忽然聽到有兩個學生悄悄地說:“這么多人來聽課,真有趣!” “有趣!”我突然靈機一動:我何不就著這一點來上課呢?于是我問學生:“你們以前有沒有讀過有趣味的童話故事?”
“讀過,”“讀過------”
“誰能說一說?”
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同學們爭先恐后,紛紛搶著發言:“嫦娥奔月,牛郎織女------” 學生的熱情瞬間勃發起來。
在學生興趣盎揚的故事熱潮中我適時打開大屏幕:“大熊星座”的畫面。問:
“這是什么?”
“大熊星座”,“北斗七星”。
我又追問一句:“有誰知道它的來歷?”剛才的熱鬧一下寂靜了。我望著幾十雙充滿求知的眼睛,禁不住動情講述古希臘那個古老的故事。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深深地把學生吸引住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
“你們想不想知道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給我們帶來得另一個有關于‘大熊星座’的故事?到底怎樣?答案就在課文中,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看誰先找出答案”。
這時學生已經完全進入了課堂,我想等一下再把學生的思路引回我的教學設計上來就行了。可就在這時,一個學生把手高高舉起,提出了一個我始料不及的問題:“老師,我覺得這個大作家把題目起錯了,不應該叫做在‘七顆鉆石’,應該叫做‘變化’更好,小姑娘的水罐變了好幾回咧?”這男生話音還沒有落下,馬上得到許多同學的附和。這完全不符合我事先預設的教學流程,我開始有些著急。
“對呀,對呀!這一些變化真的太神奇了,題目應該叫做‘神奇的變化’------”
望著一雙雙好奇的眼睛,我深受感染:“同學們真會發現問題,是啊!這個題目真的該改改,水罐變了五次------不過老師想問一問同學們,你們可知道它為什么變嗎?”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學生的積極性更高了,自發的展開了討論。
“為媽媽找水。”
“小姑娘自己舍不得喝。”
“給小狗水。”
“媽媽讓給小姑娘。”
“小姑娘又把水讓給了過路人。”
“------”
學生們紛紛舉手發言,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我又適時地拋出一句:“我們從小姑娘身上,看到她怎樣優秀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