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太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氏、獸”等7個生字,會寫“差、抵”等14個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詞。
2、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段。
3、了解太陽的特點及作用,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的關系密切,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4、學習閱讀說明文,認識本文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朗讀課文,了解太陽的特點及作用,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的關系密切,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1、課件;《后弈射日》視頻
2、.制作能夠直觀反映太陽特點的卡片。
3、.展板一塊及生字詞卡片。
4、搜集與太陽有關的圖文資料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質疑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后弈射日》)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故事嗎?誰來說說。
天上的太陽到底能不能被射來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寫《太陽》的課文。
2、(教師板書課題:太陽)你們瞧!太陽公公正笑瞇瞇地看著我們,他最喜歡愛動腦筋的孩子,你們想問太陽公公什么問題?
3、(估計學生會問:太陽公公,你離我們有多遠?太陽公公,你有多大?太陽公公,你有多熱?太陽公公,你是由什么構成的?太陽公公,你與我們地球有什么關系?太陽公公,你為什么每天都從東方升起來,從西方落下去?……)
4、肯定學生的提問,并將學生的問題分類概括。
你們提的這些問題怎樣去尋找答案呢?有的問題我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問題同學們可以從科普讀物、從網上了解;有些問題現在還是個謎,要等同學們長大后去探索。那么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有關太陽的哪些知識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自主識字
1、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小組接讀課文,學習生字,交流讀懂了什么。
3、出示生字卡片,檢測學生自學生字情況。
(二)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可自己讀,可找學習伙伴對讀,也可小組同學合作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導言:《太陽》是一篇科普說明文,這類文章往往是一個自然段講清一個方面的問題。我們閱讀時,要邊讀邊思考:每一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學生閱讀后歸納。
( 講太陽離我們很遠。
講太陽很大。
講太陽會發光、發熱,溫度非常高。
講太陽與植物、動物和人的關系。
講太陽與雨雪的關系。
講太陽與風的關系。
講太陽和人類關系密切。)
3、思考并交流: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內容?
歸納板書:
太陽的特點
和人類關系密切
三、閱讀課文1——3自然段,了解太陽的特點
1、思考:課文介紹了太陽的哪些特點?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1~3自然段,邊讀邊用“——”畫出每個自然段的重點句,再想一想:課文是怎樣介紹太陽這一方面的特點的?可邊讀邊在書中批注。
2、自讀課文,獨立思考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并在學習小組中共同完成以下表格。(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