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貴的沉默》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可貴的沉默》是六年制小學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第六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以課堂教學進程為線索,以師生對話交流為主要形式,以孩子們情緒變化為描寫的主要內容:由興奮、快樂到沉默,又從沉默漸漸回到熱鬧。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受到關心父母、回報父母之愛的教育,學會關心別人,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培養語感,同時為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以讀代講,引導學生用自己對愛的理解和獨特體驗解讀文本,體味生活,學習表達;引導學生在“找中思” “讀中學”“品中悟”,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標,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的指導,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維目標在教學中有效達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
2、過程與方法: 抓重點語句,通過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感受其情感;結合課文插圖,根據生活經驗想像課文描述的場景,讓學生從孩子們的語言、神態、動作中體會他們的心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要關心父母、回報父母的教育,學會關心別人。
教學重點:理解孩子們的情緒變化,懂得關心別人。
教學難點:理解體會為什么說這種沉默是可貴的。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及歌曲《感恩的心》。
2、簡單的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感受愛,引發愛。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體會愛。
三、研讀課文,感受愛。
1、結合插圖學習課文1—9自然段。
(1)出示課文第一幅插圖。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這一幅插圖的?
(2)什么原因使同學們在沉默之前這樣興奮,這樣快樂呢?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的1—9自然段吧。
(3)從哪兒看出同學們當時特別興奮、快樂呢?劃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過渡:多么幸福啊,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孩子們都感受到了。讓我們一邊感受著父母對我們的愛,一邊分角色朗讀,可以邊讀邊做動作,把你的心情、你的感受寫在臉上。
(4)師生分角色朗讀。
(5)聯系學生實際,引起共鳴。
2、學習課文10—13自然段
(1)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這一幅插圖的?
(2)默讀10—13自然段。思考同學們為什么變得沉默了?
(3)此時課堂上的氣氛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4)重點體會句子:
教室里寂然無聲,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
讓學生展開想象,然后,指名發言。
(5)指導朗讀,讀出孩子們當時的慚愧與不安。
(6)重點體會句子:我想去尋找蘊藏在他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
a.先自己讀讀句子。
b.再聯系上下文的內容,試著給這句話填填空:
他們已經意識到的是( ),他們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