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吵教案
《爭吵》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2、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并學著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教學重點: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出懸念,導入新課。
1、上節課結束時,我給大家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克萊諦舉起手時,老師沒來,他會打“我”嗎?
2、對于大家的回答,我暫不下結論,相信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大家一定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二、緊扣懸念,深化感知。
(一)走進內心,體會后悔。
1、爭吵后,“我”的內心怎樣?默讀課文第五自然段,找出有關描寫的語句用橫線畫下來讀一讀。(板書:后悔)
2、“我”為什么后悔?
3、出示:“克萊諦是個好人,他絕對不會是故意的”。
(1)克萊諦是個好人,他的“好”體現在哪兒?
a:由“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母親的情形”引導學生知道他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這里有個詞“服侍”,查一查字典說說它的意思?文中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服侍”會做些什么?你服侍過你的母親嗎?你是怎樣做的?
b:由“還有他來我家的時候……種種情形來”引導學生知道他是個十分惹人喜歡的孩子。
c:由“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緣故吧”引導學生知道他是個十分勤勞的孩子。
【】這里的“緣故”可以換一個詞說嗎?
小結:再次齊讀一遍“克萊諦是個好人,他絕對不會是故意的”。
(2)這兒把“絕對”去掉可不可以?“絕對”在這兒有什么作用?
(3)為什么“我”這么肯定地說他絕對不是故意的?
(4)通過剛才的分析,你覺得應該怎樣讀好這句話?
(5)學生朗讀,突出“好”“絕對”。
(6)面對這樣一位好朋友,作者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他去承認錯誤了嗎?第五段有好幾句話寫他的心理,找出來讀讀看。全班齊讀第五段。
(7)如果你也是安利柯的好朋友,你準備怎樣勸說他去向克萊諦認錯?
(8)在平時,當你認識到自己有錯誤時,你敢于向他人承認錯誤嗎?
4、請全體女生把6—8段讀完,體會“我”后悔而又矛盾的心理。
【】他們兩人都說在外邊等著,兩人話說得一樣,想得一樣嗎?“我”怎么想的?“克萊諦”呢?理解“防御”。
5、這幾小節,作者通過細致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將自己的后悔與矛盾寫得具體而生動。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學以致用,讓自己的作文錦上添花。
(二)分角色朗讀,感愛寬容。
1、分角色朗讀9—13段。
出示“終于挨到了放學”。理解“挨”。
2、出示:“克萊諦微笑著用手撥開戒尺,溫和地對我說……”
(1)“微笑”這個詞在文中出現了兩次,還有一處,找出來讀讀看。
(2)為什么第一個“微笑”制造了矛盾,而第二個“微笑”又化解了矛盾?
(3)請你來微笑著夸夸你的同桌,師示范,說說自己的心情怎樣?
(4)克萊諦撥開的不僅是戒尺,還有他們之間的誤會,他們之間的矛盾,這是一種多么難得的寬容啊!(板書:寬容)
3、從“再也不了!再也不了!”你體會到了什么?
4、面對克萊諦的寬容,“我”心里一定思緒萬千,可這兒并沒有描寫“我”的心理活動,你能運用上面的心理描寫的方法,說說“我”現在會想些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