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
教材說明:《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樸實中見真情,平淡中見新奇”的課文,講述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記敘了一位孤兒院的小男孩阮恒為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在“她”與“我”、“生”與“死”的關鍵時刻,毅然獻血的感人事跡。學法說明:學習本課時,將“以人為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貫穿整個教學環節中,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我給足學生學習時間,首先學生初讀感知,在略讀課文的基礎上,提出探究研讀專題;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探究,最后通過各個側面問題的匯總交流和品味重點語句,讓學生體會小男孩獻血時內心活動的變化,進而讀懂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滲透無私奉獻的友愛教育,學習探究性閱讀方法。我的課堂結構是:初讀感知——質疑定向——探究體驗——反思升華——自主作業。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的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板書:“朋友”,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生交流。
師:看來大家對朋友這個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今天想與同學們分享一個有關朋友的感人故事,板書:她是我的朋友
(生)齊讀課題,(師)讀后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感知
1、師:老師想讓同學們自己學習課文,請看屏幕,師讀自學提示。
a、認真默讀課文,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把不理解的詞畫出來。
b、借助字典等工具書學習理解生字、新詞,也可請教同學。
c、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
2、學生自學。(給足學習時間)
3、檢查預習情況
⑴認讀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
⑵指導書寫,你覺得哪個字(詞)難寫?老師幫助你,生找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字,師指導,生練習。
⑶檢查課文朗讀。
a、學生自由讀課文。
b、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余學生邊聽邊正音。
⑷學生交流
a、通過自學你讀懂了什么?
b、你覺得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讀一讀。
三、通讀全文,提出研讀問題。
師:同學們通過朗讀,對課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接下來我們分學習小組來學習,請看大屏幕
1、出示“學習小建議”,小組合作學習。
圍繞課文內容,共同商量,給大家提一個你們最感興趣,最關心的問題,把問題寫下來,看看哪個小組提的問題最讓大家感興趣。
2、師生梳理歸納出幾個有代表性的研讀問題,板書
a、小男孩獻血時是怎么想的?
b、小男孩在獻血過程中內心活動有什么變化?
c、醫生對小男孩說了什么,小男孩就立刻停止了哭泣?
d、小男孩說:“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時心里怎么想的?
四、小組合作,探究研讀問題。
師過度引言:同學們認真動腦,提出了很多的問題,我給時間讓同學們小組討論黑板上的問題,你們組能解答哪個問題就解答哪個問題。
1、討論研讀方法,小組所選問題要從哪幾方面入手研究,提出研讀方法。教師參與討論,并相機給予指導。
2、合作研讀課文,各小組進行合作研讀所確定的問題,教師巡回了解研讀情況和感悟程度,并給予適時適度的啟發與指導。
五、交流—反饋研讀情況。
1、準備發言提綱。討論發言內容
(1)本組確定的研讀問題是什么?
(2)本組是怎樣研讀的?
(3)研讀后有什么收獲?
2、交流研讀情況,各小組派代表發言。
交流一:你知道他獻血時是怎么想的嗎?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