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閱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鴉雀無聲、棘手、截肢”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感受大家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的個性。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體會人物心理的變化,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關鍵語句“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層含義。初步體會自尊自強,尊重和愛護別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什么是檢閱?恐怕沒有幾個學生能說得清楚。但說起我國建國60周年中的閱兵式,話題離學生就近了。他們不但了解而且知道檢閱是很隆重的。通過視頻,讓學生再次感受閱兵式的莊嚴、隆重的場面,讓學生明白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嚴格的事。同時,為后面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做好鋪墊。
1、每到國慶節,很多國家都會舉行隆重的檢閱儀式。瞧,這就是我國建國60周年中的檢閱儀式。(播放閱兵式錄像)
2、看了這段視頻,畫面中的軍人、部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今天,我們一起去波蘭首都華沙看一場特殊的檢閱儀式(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設計意圖: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自己讀課文時,明確要求,讓學生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讀,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讀書探究的積極性。抓住重點詞句,理清課文條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快速讀課文,同桌討論,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回答。
4、根據學生回答,師生概說課文主要內容。
出示課件:波蘭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的( )儀式上,讓( )的博萊克走在( ),游行時,他們的隊伍得到觀眾的一致( )。
三、品析贊嘆,領悟感情。
設計意圖:課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非常突出,特別體現在細致的心理描寫上。教學中應抓住課文中對人物細致的心理描寫,從而感受課文,體驗情感。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沒有直白的敘述,都是隱含的,所以只有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讀懂。這部分教學我通過想象、朗讀和移情體驗,體會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對話和交流,從中得到生活的啟示。并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在朗讀中積累語言。
(一)“這個小伙子真棒!”
1、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課文中提到的檢閱儀式,你們發現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隊伍最前排走著一位拄拐的小男孩,他就是博萊克)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觀察,他的表現是怎么的?
2、書上是怎么描寫博萊克的,請你找到相應的段落讀一讀
(出示12段)。指名讀,從朗讀中,你們發現哪些詞語最能體現博萊克的表現非常精彩?
(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
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博萊克自信、堅強、投入)
通過自由讀、指名讀、男女比賽讀、教師引讀等方法感受自信的博萊克。
3、作為殘疾人的他,今天有這么出色的表現,那他在平時的訓練當中會有怎樣的表現?(引導學生回答)是呀,他一定比隊員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那他是怎么做的?(展開想象,說出訓練中遇到的不同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