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說課稿
(三)探究體驗
1、讓學生帶著問題反復讀課文,先自主探究,然后分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由于這三個問題相對獨立,內涵輻射全篇,教學時我根據學生匯報情況進行調整,以保護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能夠暢所欲言,體現了教學新理念。)
2、全班交流時,根據學生匯報相機板書,并重點品讀以下幾個內容:
(1)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
(2)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a、 課件出示。
b、談話:什么事物是屬于時間里的,永遠不會回來?你們理解嗎?找出文中的有關句子讀一讀。
(課件出示):
1、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樣小,現在再也不能回到你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也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所有時間,也會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了。
2、我每天放學回家,在庭院里看著太陽一寸一寸地沉進了山頭,就知道一天真的過完了,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3、我看到鳥兒飛到空中,它們飛得很快呀。明天它們再飛過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或許明天飛過這條路線的,不是老鳥,而是小鳥了。
c、讓學生自由讀,并說說自己的初步理解。
d、再讀,充分地并多形式地朗讀(指名讀,自邀伙伴讀,范讀),再談自己的感受。
e、聯系生活經歷啟發引導。
師:看著幸福的你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心中真是羨慕。我要是能回到和你們一樣小,也就能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讀書學習了。可是——這不可能了。因為我不可能回到和你們一樣小的年齡了,因為它是時間里的事物,永遠不會回來了。你有這樣的經歷嗎?(以此讓學生聯系生活經歷自由說“屬于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的現象。)
f、在切實理解的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失望,無奈,傷心等等)
g、小結: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切實感受到了時間是多么寶貴,它如流水般,一去再不復返。
[這3個自然段,都圍繞“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這句話寫的。語言雖平實,含義卻深。學生沒有切身的經歷體驗是難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所以,我設計了通過朗讀和聯系生活經歷體驗的方式來實現教學目標和突破教學重點。]
(3)我為什么“著急”“悲傷”,又為什么“高興”“‘快樂”呢?
a、課件出示
b、從文中找出作者著急、悲傷和高興、快樂的句子。(課件出示)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太陽快落山了,就下決心說:“我要比太陽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氣的時候,看到太陽還露著半邊臉,我高興地跳起來。那一天我跑贏了太陽。以后我常做這樣的游戲,有時和太陽賽跑,有時和西北風比賽,有時一個暑假的作業,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時我三年級,常常把哥哥五年級的作業拿來做。每一次比賽勝過時間,我就快樂得不知道怎么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