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爭吵》導學案
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墨水、故意、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3、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并學著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學習導航:
1、找出“我”與克萊諦爭吵時、爭吵后心理活動的語句,并用詞概括“我”的心理活動變化過程。
嫉妒→ → → →
2、找出克萊諦在爭吵時、爭吵后的表現,想想說明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并和“我”進行對比,總結出“我”的性格特點。
提示:泡泡里的問題可以幫助你思考,仔細想一想。
3、父親的話在課文中共三處,請你用紅筆畫出父親說的話,想想“我”做到了父親說的哪句話,哪些沒做到?父親的話包含著怎樣的深刻含義,談談你的理解。
擴展閱讀:
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
這本書1886年一經出版,即在意大利轟動一時,僅出版的頭兩個月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后的100多年里,已有100多種文字的譯本。這本書是以一個四年級小學生的口吻來寫作的。全書共100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記;他的父母在他的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小故事。
這部風行全球、膾炙人口的著作,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世界各國都公認此書為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而爭相翻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