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時間的意義,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2、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例,理解課文所蘊含的“珍惜時光”這一深刻哲理。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東西是什么?這節課我們就繼續跟隨林清玄走進課文《和時間賽跑》。(板書課題)
二、復習檢測
1、開火車讀詞語。
2、齊讀詞語。
三、出示學習目標。(齊讀)
四、深讀課文,重點探究。
過渡:最疼愛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傷心的不能自抑,爸爸安慰我說:“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誰來讀一讀爸爸的話?(課件出示)指生讀。
1、我們大家一起讀一讀爸爸的話。
2、朗讀應該有自己的個性,只要把心中的那份感受表現出來,你的朗讀就成功了。請同桌分角色讀一下。
過渡:爸爸的話使我有很大的觸動,心中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默讀5--6自然段,想一想,我從哪些方面知道了: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生交流)
3、是呀,時間常在我們不經意間悄悄流逝了。如燕子飛到南方去了,再來的時候,不一定是去年的燕子。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是今天的太陽了,所以,爸爸說——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請你仿照第5或第6自然段寫一段話。
4、當你們仿寫的時候,時間又從你們的筆尖悄悄地溜走了。來,讓我們再把這種說不出的滋味讀出來。
5、爸爸的話始終縈繞在耳際,讓我覺得恐慌。之后,我是怎么“和時間賽跑”的?請默讀課文第8至12自然段,并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
(生交流)和太陽賽跑,和西北風比快,和作業賽跑。
師:作者和快要落山的太陽賽跑,就是和時間賽跑,這—刻,他跑贏了太陽就是跑贏了時間,他在太陽沒下山前到了家,節約了一部分時間,就是延長了人的生命,他成功了一次。
師:作者勇敢地和狂風比快,在比賽中贏得了時間,也贏得了勝利。
師:趕做作業就贏了什么?(時間)贏得了時間就可以繼續干什么?(學習、工作……)這樣快速、超前地工作就會怎樣?(獲得成功,勝利)
作者贏得時間就贏了同齡人,就獲得了什么? (板書:成功)
他認為和時間賽跑就像在做游戲,多么緊張、多么快樂,贏過時間又是多么自豪。能試著讀出你的感受嗎?(指導讀)
7、現在,作者不僅不為外祖母的去世而傷心了,反而更加懂得了珍惜時間,與時間賽跑。他最想告訴我們的是什么呢?指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8、“我”理解了爸爸的話,也找到了謎底:假如你一直和時間比賽,你就可以成功!“我”要把這句話告訴自己的孩子,告訴所有的人。(出示課件)
此時此刻,如果你要告誡和勉勵自己,你會說——
將來當你為人父母,如果要告誡和勉勵自己的孩子,你會說——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讓你用一句話和大家共勉,你還會說——
9、過渡:正因為作者經常和時間賽跑,后來的二十年來,他受益無窮(板書:受益無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0、課件出示林清玄圖片及簡介。林清玄:中國臺灣高雄人。七歲開始背誦唐詩宋詞,八歲,獲得了全國兒童繪畫賽優選,十歲就開始讀小說。20歲開始散文創作,30歲前得遍了中國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直到他不再參賽為止。被譽為得獎專業戶。在25年的創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兩三本以上新書,門類涉及散文、報告文學、文化評論、小說、散文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