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說課設計
《和時間賽跑》是小學語文人教版課標本三年級下冊第六組中的第三篇課文。我計劃安排兩課時進行本文的教學。現在說的是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學習了生字新詞、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后,這課時著重進行課文重點句段的學習。下面就第二課時的教學分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及說教學程序這三部分談談自己的設想。
一、說教材
1、教材特點,教學的重點、難點
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情緒的記敘文。在這篇課文里主要講了兩層意思:一是“我”從爸爸的談話中,從太陽落山、鳥兒的飛行中,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從“我”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怎樣珍惜時間。作者慧眼獨具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經意的時間流逝現象,以祖母去世,“我”哀痛萬分,通過父母對我的啟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時間變成了可以覺察到、并在行動中可以抓得住的東西,從而點明了中心,使人們認識到: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會獲得成功。這樣一篇教育學生珍惜時間的好教材。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這句話讓學生在閱讀時獲得這一啟示,并能引導他們對這一問題有所感悟。由于時間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對時間概念也比較模糊,因此,引導學生感受珍惜時間的意義,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
本冊第六單元的教材,是圍繞兒童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這一專題展開的。《和時間賽跑》這篇課文寫的就是童年生活里的一個動人故事。這單元教材是繼第三組安排的“以讀為本,注意抓住和理解課文中的關鍵詞句,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訓練后,進行“回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學生聯系各自的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的閱讀訓練。《和時間賽跑》是本冊本單元的第三篇講讀教學教材,就是將第六單元學到的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的關鍵詞句” 的方法在本課的學習時加以嘗試和運用。
3、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教材的內容,依照單元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感情朗讀課文。展示收集、積累的珍惜時間方面的名言警句。(2)過程與方法:能對自己不理解的語句質疑,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在個性化的朗讀中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懂得時間一去就不復返,要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
1、授之以漁,教給學法。“教是為了不教”,達到用不著教的唯一方法是“授之以漁”,即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如質疑學文;收集并整理有關珍惜時間的資料;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如“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等含義深刻句段的學習方法。
2、注重朗讀,感悟內容。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葉圣陶先生指出:“吟誦的時候,對于研究所得的不僅是理智的了解,而且有親切的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題解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可貴的一種境界。”課文中語句內涵深刻,對于三年級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驗以及智力發展水平的限制,更是需要反復朗讀、細細品味,這樣才會理解與意會課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