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驚弓之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從更羸善于觀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啟發。
2、理解更羸說的一段話,進行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訓練,并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3、懂得“驚弓之鳥”這一成語的意思。
4、練習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從更羸善于觀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1、復述課文。
2、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從題目《驚弓之鳥》就讓我們知道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動靜就異常恐懼。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驚弓之鳥,圍繞以下問題:更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能讓大雁從天上掉下來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深入學習課文,從中找到答案。(請自由讀課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讓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更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能手”是什么意思?
3、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
4、談話導入:更羸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從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個射箭能手呢?
三、學習第二至八自然段
1、是一只怎樣的大雁?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2、板書:用“??”找出更羸說的話,用“?”找出魏王說的話。
3、同桌兩人互相練習對話。(指兩名學生朗讀)
4、學生默讀第五自然段。找出羸是怎樣做的句子。
5、出示投影: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
6、請學生邊讀句子邊做動作。
7、請兩個同學到黑板前做動作表演,讓其他同學進行判斷:哪個同學的表演符合課文內容,為什么?(注:正確做法:右手要松開。)
8、讓學生從第五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樣從天上掉下來的句子讀一讀,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句中兩個“直”的不同含義。(板書:直往上飛 直掉下來)
9、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二至八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魏王看到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變化?
10、引導學生裝討論魏王說的“本事”指什么?
11、過渡:更羸的本事就只是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來嗎?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事?他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來?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解開這個謎團。
四、學習第九自然段
1、默讀第九自然段,按照以下思考題目自學。
⑴更羸說了幾句話?
⑵用“??”標出更羸看到聽到的,用“????”標出更羸的分析。
⑶ 板書更羸分析后得出的結果。
箭傷孤單失群,引導學生討論四句之間是什么關系?
⑷所以從文章結構,可以看出文章是按照先果后因的順序進行敘述。
2、教師小結。
通過學習,我們理清了更羸說的四句話之間的關系,清楚地了解到更羸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來的真正原因,就在于他能從慢飛的遠方來雁的動態和鳴聲中判斷出它聽到弦響會受到驚高飛,因而使未愈的傷口重新裂開,最終因無力飛行而掉下。從這里可以看出更羸的本事在于他(板書)善于觀察、分析和進行準確判斷。
3、有感情地朗讀第九自然段。
五、復述課文
1、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掌握課文敘述順序。
2、抓住文中關鍵詞、句,結合板書,同桌練習復述。
3、指名復述課文。
六、布置作業
練習復述課文。
七、板書設計
10、驚弓之鳥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