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樹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從筑路工人的行動中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培養學生聯系實際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語氣和內心的情感,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2、讀懂課文,理解“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這句話的含義,樹立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難點
1、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從筑路工人的行動中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2、理解 “ 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1、 課前查找資料,準備幻燈片
2、布置學生課前預習課文,預習生字詞
學生準備
1、查字典解決生字詞
2、試著朗讀全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創設情境:一群筑路工人正在修建一條公路。突然,他們停了下來,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講述的一個故事,人們為此感動。你們想聽嗎?誰給大家介紹一下蘇霍姆林斯基?學生介紹作者。
那么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路旁的橡樹(板書:路旁的橡樹)誰來知道橡樹?學生介紹橡樹:橡樹是一種落葉喬木。果實叫橡子,富含淀粉。樹皮和殼都可以提單寧酸。有些種類的葉子可飼養柞蠶。
二、 學習詞語,梳理結構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
3、指名讀課文,糾錯。
4、指名領讀,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說,多找幾名學生說。
三、再讀課文,質疑而學
1、自由大聲朗讀課文,有什么疑問提出來。如;這條筆直的公路為什么在一個地方完成馬蹄形?工程師和工人都不說話,他們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文中出現兩次嘆氣,各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人們贊嘆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2、分組,分角色朗讀課文。思考學生提出的問題。
3、作業:思考學生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進入新課
1、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指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