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語文《亡羊補牢》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難點: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寓言故事。
寓言兩則
教學時間:2課時 窟窿 —---------缺點 未為晚也
板書預設: (1-4) 丟羊(兩次) 不聽勸 未為遲也
亡羊補牢 未為晚矣
(5) 明理 現在修還不晚——及時改 為時未晚
為時不晚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導入,揭題:
1、談話,出示圖片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你們看,看到這些圖片,你想起了什么?
。ㄔ⒀怨适拢菏刂甏 揠苗助長)
他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指名說)
對,像……這樣的小故事中蘊藏著一個大道理的故事,我們就稱它為寓言故事。
2、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寓言故事,看老師寫課題(板書)“寓”,上面一個寶蓋頭,再寫一個“曰”,第十畫是“丨”,齊讀課題。寓言兩則。解題(就是兩個寓言故事),這“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講道理”的意思。
3、學法指導:同學們,還記得二年級時,你們是怎樣學習寓言的嗎?
其實學習寓言故事 首先要把故事讀懂,然后讀懂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最后會聯系生活用一用。(一一出示學習要點)
出示:
1、讀懂故事 2、明白道理 3、聯系生活用一用
好!這節課我們就按這方法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故事。(板書:亡羊補牢)(指名讀,齊讀。)
二、讀懂故事:
那么,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文p34頁,按老師屏幕上的要求把故事讀懂
出示讀書要求:讀懂故事:(a讀準字音、讀通課文;b讀懂題目的意思;c會說課文講了一件是什么事)
1、生自由練讀
2、反饋交流:
a 指名分節讀課文。隨機重點正音:養圈(juàn)窟窿(后鼻音,輕聲)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