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轅北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明白“南轅北轍”的寓意,能客觀分析人物的主觀原因,從而指導學生健康的生活。
2、結合課文學習“把式”、“盤纏”、“硬要”等生字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大意。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明白文章的大意,體會文章的寓意。
難點是讓學生客觀分析評價人物,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計劃:40′
教學過程:
一、談話入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尋找學生學習的基點。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許多有趣的寓言故事,你們還記得這些故事的名字嗎?(讓學生自由說)相信大家還記得這些故事給我們的啟示,能否選你印象最深的的故事談談。(讓學生自由發表)(表揚激勵)是呀!這些寓言故事用鮮明活潑的語言讓我們學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今天,我們將再來學習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看看這個故事將教會我們什么?(板書:南轅北轍)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自己不理解的生字詞作上記號。掃除語言學習的攔路虎,引導學生抓住自己對課文的初步感知,建立對文本學習的原點。
1、掃除“攔路虎”
預計生詞(課件展示):
把式:精于某種技術的人。本課指車夫的是一個趕車技術水平很高的人。
盤纏(pán chan):路費。
硬要:一定要。
2、引導學生抓住自己對課文的初步感知。
預計:
1、傻(笨、愚蠢)。2、這個人永遠也到不了楚國。3、這個人很糊涂。……
三、學生默讀全文。引導學生深度理解課文。提煉寓意,發掘人性的缺憾。
1、語言訓練,為提煉寓意作鋪墊。
師:為什么說這個去楚國的人笨(糊涂、傻、愚蠢)?(學生默讀全文從文章中找依據。然后組織學生先說一說,接著教師提出語言組織的建議)
課件建議:請選用下列關聯詞組織理由。
a、盡管……盡管……盡管……但……
b、無論……無論……無論……都……
2、提煉寓意。
3、引導學生發掘人性的缺憾。引導學生熟讀課文。
師:同學們說的太好了!可是我突然這樣想:如果這個去楚國的人聽從了朋友的勸告,他會南轅北轍嗎?(學生回答不會)對于朋友的再三勸告,他依然硬要往北,他的這種錯誤的行為我們能否給個詞形容一下?(自以為是[思維方式]、固執己見[性格特點]、死不悔改[行動外象]等等)
a、引導學生讀那個要去楚國的人說的話。
師:那么這個人說的幾句話該怎么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