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4.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
【重點、難點】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難點是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課時安排】2課時
【設計思路】以質疑定向,以讀書為本,抓住重點句自讀、自悟;以體驗、想象的方式來感受文章內涵;以生活為源,把課堂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引導質疑
1.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
(預設:有怎樣一個小村莊?這個小村莊究竟是什么樣的呢?村莊里住著什么樣的人?村莊里有什么樣的事情發生?……)
二、初讀感知,讀文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低聲速讀,可以高聲朗讀。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多讀幾次;用自己的方法學會生字、理解新詞;在文中畫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檢查識字識詞情況。課件出示生字詞,生開火車讀詞。重點指導“澈、湛、裸”字的讀音。不要將“湛”讀成“shèn”,將“裸”讀成“guǒ”。認讀詞語:
山 谷 森 林 郁郁蔥蔥 湛 藍 甜 潤 鋒 利 蓋 房 洪 水
裸 露 擴 大 一棟棟 各式各樣 應有盡有 喘氣兒 黎 明
3.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詞語。
斧頭:也叫“斧子”。砍竹、木等用的金屬工具,頭呈楔形,裝有木柄。
拎起:用手提起。
裸露:沒有東西遮蓋。
應有盡有:應該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齊備。
鋒利:(工具、武器等)頭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體。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騰轟鳴,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來勢迅猛,勢不可擋。
4.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觀察“森、蔥、犁、喘、黎”等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臨寫生字。
2.重點指導書寫“蔥”和“裸”、“黎”。
“蔥”的中間是“匆”不是“勿”;“裸”的左半部分是“衣補”不是“示補”;“黎”的上部右邊的不能寫成多一撇的“勿”。
比較“森、棟、柴”三個字中的“木”這個部件,是不相同的。
3.工整地抄寫生字及詞語。
第二課時
一、根據課題質疑,解決問題:有怎樣一個小村莊?小村莊發生了什么變化?
1.體會早先村莊的美麗。
(1)課件出示美麗的村莊圖片,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2)是啊,這小村莊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地方,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吧!
(3)從“早先”這個詞語中你讀懂了什么?
(山谷中,早先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強調“早先”。那么現在這個小村莊還有沒有呢?引起人的思考。)
2.了解小村莊的悲慘命運。
(1)課件出示畫面:突如其來的洪水毀掉了這個美麗的村莊,什么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