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樹教案
設計理念:這是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選學課文。在設計時,充分發揮學生的預習作用,抓住重點段落4-7自然段,感受工人們保護環境的愛心。
教學目標:1、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握文章主要的主要內容,從筑路工人的行動中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1、課文最后一段;
2、體會人們在保護橡樹的過程中體現出的一顆高尚的心,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學難點:工人、工程師做出決定的困難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出示:
荷葉像一個個綠色的大圓盤。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2、學生讀句子,說說句子特點。
3、出示句子:
a、路旁的橡樹是那么粗壯、結實、挺拔,像
b、公路筆直得像 延伸到南方。
4、學生完成句子。
5、師導入:這是怎樣的樹?怎樣的路?因為路和樹又有了怎樣的故事呢?6、6、揭題,生讀題。
7、讀課題,學習“橡”。
二、檢查預習:
1、檢查閱讀:出示閱讀要求:
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人們怎樣評價這件事?
你自己是怎么評價這件事的?
2、學生分小節讀課文。
3、對讀課文中出現的錯誤讀音進行校正,并出示生字詞,學生同桌互讀—指名讀—齊讀。
4、交流:出示:
課文講了在南北兩座城市之間準備 。在修路時,工人們發現在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 。后來,工程師和工人們決定讓公路在這個地方 。
學生根據填空完成對課文內容的歸納。
師導:工程師他們這樣的做法,人們是怎么評價的呢?請從文中找到這句話,用“——”劃出。
1、交流人們的評價,板書:高尚的心
2、說說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
三、研讀課文:
1、找找文中寫工人或工程師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想想從這些句子中你讀懂了什么?找到句子后同桌可以交流。
2、學生找畫。
3、交流:
預設:
出示: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然后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
“計劃是不可修改的。”工程師說。
“橡樹也不可以砍。”工人們說。
⑴、學生讀句子
⑵、說說自己對這些句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