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轅北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語文》(人教版)第六冊 9 寓言兩則《南轅北轍》
[教學目標] 1、會認“纏”等字,會寫“盤、纏、硬”,正確讀寫“盤纏、硬要”等詞語
2、朗讀課文《南轅北轍》,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則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 引導全班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體會到為什么小徒弟的畫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教學難點] 在學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老師把一件物品放在右邊,讓一名學生向相反方向取回物品,學生們會立即發現老師所指的方向有誤,老師追問為什么取不到?
過渡:古時候也有這樣的一個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而他偏往北走,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南轅北轍(板課題)
二、講授新課
(一)引入課文,教學生字。
1、讀課題,解課題
2、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
3、學習生字“盤、纏、硬”,生詞“盤纏、硬要”。
(二)理解課文內容
1、聽錄音小聲跟讀,想一想:課文寫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總述。板書:去楚國,卻向相反方向走。)
2、讓學生把朋友三次提醒的話在課本上畫出
3、第一次朋友是怎么提醒他的?(指名找出)
(1)從朋友的提醒中同學們知道了什么?(那個人要去楚國,楚國在南邊,他卻往北走)
(2)他的朋友這樣提醒他,他怎么回答?(指名找出)板書:馬快
(3)同學們,馬跑得快就能到楚國嗎?為什么?(不能,方向相反,馬跑得越快離楚國就越遠)
(4)請兩位同學進行對話。
4、第二次他的朋友怎么提醒他?(指名找出)
(1)出示小黑板:馬跑得越快,離楚國不是越遠了嗎?
這是個什么句?(反問句)
你能換一種敘述方式說這句話嗎?(馬跑得越快,離楚國就越遠。)
對比讀這兩句話。
(2)聽了朋友的話,那個人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讀)板書:車夫本領高
什么是“好把式”?(駕車的技術非常好的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