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 學習作者抓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2、 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課文寫翠鳥外形特點和捉魚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的畫、形形色色的翠鳥圖片、翠鳥叫聲、葦稈
設計理念使學生了解翠鳥的外形及生活習性,讓學生認識鳥兒,走近鳥兒,從而愛上鳥兒,保護鳥兒。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翠鳥》這篇課文,同學們下去查找了資料,誰來介紹一下翠鳥?
生:翠鳥又名魚狗,也叫叼魚郎,屬于佛法僧目,翠鳥科。由于該鳥全身以翠綠色為主,所以就叫翠鳥。嗜食魚類,所以也被人們稱以“魚虎”、“水狗”、“魚狗”等名稱。翠鳥的壽命很短,大概也就二年。
生:翠鳥具有高超的捕魚本領。它天生有一種人類無法做到的俯沖絕技。因此被人們封為“捕魚能手”。
生: 翠鳥是一種羽毛美麗的觀賞鳥,背上、尾巴上的羽毛在某種角度的光線照射下,會發出翠綠色的光芒,即使羽毛掉落了也不會退色。所以翠鳥的羽毛可以用作工藝裝飾品,非常漂亮。
師:剛才我們同學介紹到翠鳥全身以翠綠色為主,看課文,找出翠鳥羽毛是綠色的句子讀一讀。
生: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
師:“翠”還指綠得發亮,說明翠鳥的羽毛有光澤。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了解翠鳥的欲望)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自己讀,找找翠鳥身上還有那些顏色?
生:腹部赤褐色的羽毛,紅色的小爪子
師:加上漂亮的綠色,誰能用一個詞形容一下?
生:顏色鮮艷
師:課文還描寫了翠鳥的什么?
生:透亮靈活的眼睛,又長又尖的觜
師:按順序說一說課文是怎么描寫翠鳥外形的。
生:爪子——羽毛——眼睛——嘴(師板書)
師小結:第一自然段按這樣的順序描寫了翠鳥的外形,重點描寫了翠鳥的羽毛,我們不僅知道了翠鳥樣子,還了解了它的外形特點。同學們在描寫小動物的外形時就可以學習這樣的方法,按順序,抓特點,突出重點。
拿出自己課前畫好的翠鳥到前面展示,互相欣賞,把畫送給自己的學習伙伴。
師:誰能用一個此概括一下翠鳥的外形?
生:小巧玲瓏(師板書)
資料:翠鳥體長15厘米左右,和尋常一般麻雀大小,稱的上是小巧玲瓏。
齊讀第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翠鳥的外形,學習作者抓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同時為后面明白翠鳥的捉魚本領和外形特點之間的關系作好鋪墊)
三、學習二、三自然段。
過渡:外形漂亮,還要有真本領才行。翠鳥有什么本領?
生:某某同學剛才介紹了,它的捕魚本領高超。
師: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翠鳥捕魚的活動?
生:二、三自然段。
師:自己讀,畫出寫翠鳥捕魚時的動詞。
指名說動詞:注視、等待、蹬開、飛、叼起、貼、飛
指名讀二、三自然段,強調動詞。請讀得好的同學說說怎樣讀好。
生:我認為第二自然段應該讀輕一些。
師:為什么?
生:因為翠鳥在等魚,聲音太大就把小魚嚇跑了。
師:那第三自然段呢?
生:我覺得應該讀快,慢了就抓不住魚了。
練讀。強調:盡管——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