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2課導學案
教 學
內 容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2課 《古詩兩首》 主備:( ) 共 幾 課 時 2 時 間 年 月 日 第 幾 課 時 1 課 型 教 學 目 標 1.正確認讀本課的4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7個生字。能結合語言環境或借助工具書理解“妝”、“絳”、 “勝日”、“泗水濱”、“等閑”等詞語的意思。 2.入情入境地品讀古詩,整體感受詩歌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寫的畫面。培養學生的閱讀體驗能力和想象能力。3.借助詩句激勵學生捕捉生活中的景像,培養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 重難 點 教學重點: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教學難點:對比發現詩人描寫春天方法上的不同,深入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教 學 資 源 賀知章 (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人。少年就以文詞而出名。公元695年擢升進士,做過工部侍郎等官。晚年與李白交友,酒后作詩文,神采飛揚。他工書法,尤善章草隸書。《全唐詩》存其詩一卷,共存詩20首。寫景的詩,較為清新通俗,除本課《詠柳》外,還有《采蓮詩》《回鄉偶書》廣為傳誦。 朱熹 (1130—1200)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字元晦,號晦庵、晦翁,別稱紫陽、考亭。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曾任秘閣修撰等職。他博覽群書,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至自然科學有不同程度的貢獻。在哲學上發展了程頤、程顥關于理氣關系的學說,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系統,稱為程朱理學。他從事教育時強調啟發式。他治學態度嚴謹,分析問題縝密,對后代的學者影響很大。他的著作很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詩集傳》《楚辭集注》,后人編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語類》等多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