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
教學內容: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詠、碧、妝、剪、裁”5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詠柳》。
3.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象,了解比喻的寫法,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教學難點: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小黑板、自制生字卡片、手提電腦教學過程: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揭示課題1、談話激趣:同學們,春天已經悄悄地來到了人間,你看,天氣轉暖了,同學們脫掉了厚厚的棉衣,花開了,草綠了,燕子又飛回來了,春天的一切都充滿著生機。春天是這樣的美,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這節課先學第一首。
板書課題:5 古詩兩首 詠柳2、出示寫有古詩的小黑板。3、簡介作者:賀知章,唐代詩人,今浙江人,自號“四明狂客”,少年時便以文詞出名,還有一首《回鄉偶書》廣為傳誦。4、釋題:“詠”即用詩歌來歌詠和贊美。“詠柳”就是贊美柳樹。那么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二、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1、教師范讀詩歌,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學生自由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學習字詞。
(1)相互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3)指名朗讀詩歌,相機糾音。
三、深度感悟,讀背詩歌1、采用多種形式讀詩:拍手讀、搖頭晃腦讀、根據自己的理解表演讀2、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么?(一個兒童坐在一棵柳樹上吹著竹笛)從遠處看,倒垂下來的柳條像什么?(像用絲織成的綠色的帶子)
3、理解句意。(1)讀著詩,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2)誰能試著說說第一、二兩句詩的意思?碧玉:綠色的玉。 妝:裝扮。萬條:指無數條。 綠絲絳:綠色的絲帶。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象用碧玉裝扮的一樣,從樹上垂下無數條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多美的一棵柳樹啊,就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這無數的柳條,就像她的綠色的飄帶。作者由這些柳條,又想到了什么呢?(3)第三、四句詩又說了什么呢?裁:剪的意思。“戈”部,跟衣服有關系。剪:“前”為聲旁,“刀”為形旁。似:好象。(不知道這些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哦,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啊。)
(4)理解比喻句。(把“柳條”比作“綠色絲帶”, 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5)你認為春風還會像什么?四、指導朗讀背誦,想象畫面
1、創設情境,指導朗讀。(1)電腦出示柳樹圖。(2)引讀:春天來了,你來到郊外,看到這么一棵柳樹,你就會想起賀知章寫的一句詩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再看看,那柳條上長著又綠又嫩的柳葉,在春風中跳著舞,你又會想到賀知章寫的另一句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多美的一棵柳樹啊,就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那無數的柳條,就像她的綠色的飄帶。這時,你又情不自禁地對著柳樹,吟頌起賀知章寫的《詠柳》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