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樹》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1、默讀課文,能說出課文的大意,爭取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2、細心品味,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系上下文,引導學生理解“給予”和“給予樹”,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體貼之意,從而引導學生懂得關愛他人。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給予”和“給予樹”,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體貼之意。
【教學難點】
聯系全文,理解結尾段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憶導入,針對課題提出問題
1、讀課題,質疑:
這個課題不僅讀音很特別,它的意思也很特別。你們看到這個課題覺得它奇怪嗎?心中有沒有疑問?
2、學生質疑。
3、教師幫助整理:
“給予”是什么意思?“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
二、在學生生活經驗基礎上,聯系課文,理解“給予”的意思
1、直覺猜測“給予”的意思。
2、聯系生活經驗,理解“給予”的意思。
生活中你給予過別人什么?別人給予過你什么?
3、讀課文,理解“給予”的意思:
讀課文,在課文中理解,想想課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種“給予”?
⑴ “我給了每個孩子二十美元。”──媽媽給孩子的一種給予。
⑵ “孩子們相互買禮物”
⑶ “金吉婭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一個陌生女孩”
⑷ “金吉婭買了棒棒糖送給媽媽和哥哥姐姐”
⑸ “金吉婭送給我們善良、同情、仁愛和體貼”
……
4、根據自己的體會,再說說“給予”的意思。
三、深入課文,理解“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
導語:
我們已經解決了第一個問題,有信心解決第二個問題嗎?用什么方法去解決?──讀書。
1、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那些句子描寫了給予樹?找到,大聲地讀一讀。(充分讀)
2、課件出示:
⑴ 學生反復讀、細細讀,不放過一個字地去讀。讀的過程中,抓住重點詞語“援助中心”、“卡片”、“一直盼望”理解。
⑵ 學生用心去讀課文。
⑶ 匯報交流:
① 援助中心:
援助──幫助,援助中心是一個怎樣的機構?聯系生活想想哪些人需要幫助?
② 一直盼望:
想想:她為什么一直盼望有一個洋娃娃?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她一直盼望洋娃娃干什么?
③ 卡片:
樹上有許多卡片,其中一張是這個女孩寫的,卡片上有她一個小小的愿望。你能看到這張卡片嗎?寫著什么?感人嗎?你能試著說一說嗎?
3、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
三、聯系全文,深入品悟,突破難點
導語:
一棵能讓人如愿以償的樹,多么神奇!當金吉婭站在這棵神奇的給予樹下的時候,她會想些什么呢?──滿足陌生女孩的愿望。
1、金吉婭一定會這樣想的。但真的就這樣簡單地作出決定嗎?當金吉婭買了一個洋娃娃,所剩的錢只夠買一些棒棒糖的時候,她的表情是怎樣的?──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