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樹》教學設計
[前言]雖然市優質課的比賽,對我而言,結束了。但是,隱隱之中,感覺對于小語教學的探索,對于小語教學思考,還將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現在整理出從去年開始,準備參加市優質課評比所上的一些教研課的教學設計,留作自己教學工作的基石吧!【教學目標】
①認識“予、圣、誕”等10個生字。會寫“予、擔、寬”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等20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的特點,感受富有愛心給人們帶來的真情和快樂。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富有愛心給人們帶來的真情和快樂。
【教學難點】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的特點
一、課題導入: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齊讀:給予樹)
2、大家都很聰明,知道這個字讀“給(ji)”,是一個(多音字),那它還有個讀音:(gei)。再看“予”,可是一個似曾相識的繩子,我們一起來寫寫(書空),和那個字特別像:(矛),但我相信,細心的同學們一定能區分它們,試一試(指讀)。
二、大膽質疑,教師引導:
1、當老師在備課時,一讀到這個題目,就覺得奇怪,不僅是讀音、字形,還在于它的意思。你們覺得奇怪嗎?你看這個題目,心中有沒有疑問。
(學生關于課題提問)
2、是啊,看到這個課題,我們心中會產生許多疑問。好問,說明我們都在思考,說明我們都很聰明。孩子們,剛才老師聽出來了,大家的問題主要包括兩方面的:
(1)“給予”是什么意思?(2)“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
3、有了問題就應該想辦法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才能進步,你們說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法來解決?
三、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我們就用嘴清晰的聲音,讀準課文中的每個字,不讀錯字,不添字,不漏字。遇到難讀的生字,用筆和赤字清楚地標示出來。不動筆墨不讀書,看看我們班的哪些同學在認真讀書。
2、考考大家
【出示詞語:分享(xiǎng)、仁(rén)愛、寬(kuān)裕、援(yuán)助)】
(1)先有拼音
(2)去拼音。(注意生字的前后鼻音)
3、詞語讀得這么準確。現在你最希望能讀課文那段話?
四、釋疑感悟,如愿以償:
(過渡:了不得,不僅讀得準確,而且還讀得流利。我相信我們提出這兩個問題一定能解決。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1、給予是什么意思?(給、送)
2、簡潔明了。那讓我們再次拿起筆來找找書上有哪些給予。比如——我讀到:“我給每個孩子而是美元。”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位母親對自己孩子的給予。這是一種愛的分享。我就把這句話劃下來。
3現在讓我們說說,給予僅僅是“送”或“給”,更是一種——?
(板書:愛的分享)
4、多了不起啊!現在我們有信心去解決第二個問題嗎?到文中去找找課文中哪些句子是關于給予樹的句子。找到了讀一讀。
5齊讀(屏幕展示金吉婭的話)
6、這段話雖然是描寫“給予樹”,但是他并沒有告訴我們什么是給予樹。沒有關系,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大家好好地讀這一段話,細細地讀,不放過關于給予樹的任何一個字,讀著讀著,你會發現有一個和給予樹有關的詞語突然跳入你的眼簾,你要抓住它,想想這個詞告訴了你什么?
(教學預設:
j “許多”或“卡片”:
1)的確,給予樹上掛滿了卡片,其中有一張就是這位陌生小女孩寫的?ㄆ嫌幸粋她的愿望。就是這張卡片,你看到了嗎?上面寫著什么?寫得感人嗎?你能試著寫一寫嗎?
(2) 把你寫得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