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鹿》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獅子和鹿》講的是鹿一心贊美自己的角精美別致,而抱怨自己的腿太細配不上兩只美麗的鹿角,最后卻因鹿角差點送命,而因鹿腿獅口逃生的故事。
【設計理念】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的永恒主題,有著非凡的魅力。由于三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還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探求寓意,需引導學生憑借想象將文字變成活動的生活畫面,激活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此基礎上再以讀促思。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使學生的理解得以深化。
【教學目標】
1、抓重點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故事情節。
2、能讀懂課文中鹿說的三句話,體會語氣詞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和情感。
3、懂得每樣事物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
【教學重點】能讀懂課文中鹿說的三句話,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鹿角和鹿腿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以及辨析“砍掉鹿角行嗎”,明白每樣事物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具有初步地辨證地看待事物的理性思考。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3’)
1、出示圖片,請生猜猜是哪則寓言故事,并說說從這則寓言故事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揠苗助長、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
2、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新的寓言故事,叫《獅子和鹿》。
兇猛的獅子和美麗的鹿在一起,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這則寓言又蘊涵著什么道理呢?這節課就看看同學們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它搞明白。
二、理清脈絡(8’)
1、請大家自己讀讀故事,生詞注意讀準字音,有覺得難讀或常常讀錯的地方可以用筆劃一劃,做上記號。
2、學生交流自己覺得難讀的詞語或句子。特別注意:撒、稱、掙
3、老師也整理了一些難讀的詞語,有的和大家交流的一樣,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倒影、勻稱、撅嘴、珊瑚、欣賞、抱怨、逼近、猶豫、撒腿就跑、兇猛、掙脫、配得上、獅口逃生、差點兒
4、這則寓言究竟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從這些詞語中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入括號里,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一天,一只鹿在池塘邊喝水,十分( )自己美麗的角,卻( )四條腿長得難看。忽然,鹿發現一頭獅子向自己( ),那兩只美麗的角( )讓他送命,而那四條有力的長腿卻幫他( )。
指名回答,齊讀。
三、細讀品味(24’)
1、初次評價鹿角和鹿腿(12’)
⑴瞧,這就是故事里那只美麗的鹿。看著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小鹿對自己的模樣有什么評價?請自己讀讀課文1-4段,找出相關句子用波浪線畫出。(板書:鹿角、鹿腿)
出示:
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①你從這兩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②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鹿角很美麗?(多么精美別致,好像珊瑚)
③你又從哪里感受到腿很難看?(太細了,怎么配得上)
誰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開火車讀。
⑵師朗讀出示缺少語氣詞的句子,生提出異議。
為什么這兩個詞不能少?(“啊”能看出小鹿很高興、得意,“唉”能看出小鹿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