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鹿》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1、讓學生了解故事內容,懂得故事中蘊含的道理;
2、通過自讀自悟,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
2、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引導學生觀察圖畫、說出美麗的鹿,學生暢所欲言;
2、導入:課文中的這只鹿它欣賞自己的身段和鹿角,卻抱怨自己的腿長得不好看。可一只獅子的出現卻讓它徹底地改變了它原先的看法,板書課題:獅子和鹿。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
1、讀字詞,正音。
2、自由讀文,要求把字音讀準。
zhˆng s
3、找多音字:掙 撒
zh…ng sƒ
三、獨立閱讀,相機指導,理解課文
1、鼓勵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注意語氣的不同。
2、交流朗讀體會:
結合具體語段談出自己的朗讀體會,說完后,讓他完整地示范讀,鼓勵學生加上動作,其它學生評議,老師指導后集體朗讀該句,相機板書。
四、結合課文與實際生活,談體會
1、從鹿的經歷中你受到什么啟發?(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a、物有所長,有所短
b、東西各有優缺點,優點可能變成缺點,缺點也可能發揮優點
c、不要光講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
d、美麗和實用對我們都有用
……
2、可以舉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五、作業:
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