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鹿》聽課記錄及評課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出示鹿圖,說一說鹿的角和鹿的腿是怎么樣的?
2、出示課文最后一段: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兩只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3、這是怎么回事呢?這還得從《獅子和鹿》這篇課文說起。出示課題。
二、初讀
1、學生自由讀,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2、檢查讀課文,指名生讀,及時引正。
3、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出示了兩次提示,提示一:()的鹿角()的鹿腿
提示二:鹿來到池塘邊,看見自己水里的倒影,鹿非常欣賞自己(),而抱怨四條(),當獅子撲來時,鹿()幫助他死里逃生,而()卻掛住樹枝上,險些讓他喪命。
a、指名說。
b、出示答案,學生自由練說。
三、研讀
(一)研讀鹿角的美
1、找到鹿角贊美自己美麗的角的句子。
2、課件出示句子。
3、把自已的角比作什么?(珊蝴)出示珊蝴圖片進行對比。
4、理解“精美別致”和“勻稱”,你還可以用什么詞來贊美鹿角?
5、看著自己美麗的角,鹿的心情如何?那么,你能快樂地讀一讀這句話嗎?
(二)研讀鹿腿的丑
1、找到描寫鹿腿難看的句子。
2、出示句子。
3、鹿是怎么抱怨的呢?讀鹿說的話。
4、師出示兩句話:
a、這四條腿太細了,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
b、這四條腿太細了,配不上這兩只美麗的角。
這兩句話哪句是正確的呢?(第二句)
5、這是鹿從語言上抱怨鹿腿的丑,鹿還從哪方面抱怨呢?
6、理解“撅”起嘴、“皺著眉”,這是從神態上描寫鹿的抱怨。
7、感情朗讀。
(三)鹿的認識轉變
1、出示最后一段,讀一讀。
2、找出兩對反義詞:美麗(難看)送命(逃生)
師板書:鹿角美麗送命
鹿腿難看逃生
3、出示句子:就在他沒精打采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腳步聲。
他機靈地支起耳朵。不錯,正是腳步聲。鹿猛一回頭,哎呀,一頭獅子正悄悄地象自己逼近。
4、課件播放獅子追趕獵物的視頻,感受獅子的兇猛。
5、師讀課文:鹿不敢猶豫,撒開長腿就跑。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從中蹦來蹦去,
不一會兒,就把效能個猛的獅子甩在后面。就在獅子灰心喪氣不想追的時候,鹿的角卻被樹枝擋住了。識字趕緊抓住這個機會,猛撲過來。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車扯,才把兩只腳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這次,獅子在也沒有追上。
6、你從老師剛才的朗讀中,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鹿跑得非常快;生:
連兇猛的獅子都無法追上它,鹿腿真是太厲害了;生:鹿角被掛在樹枝上的那一刻,我感到了緊張。)
7、假如你就是那只脫險的鹿,你會對自己說什么?
8、出示最后一段,再讀。
四、認識上的提升
1、當鹿再次來到小溪邊,鹿用嘴蹭著自己細長的腿,()地說:“()。”
2、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閱讀上的延伸
課件出示《伊索寓言》書的封面和介紹,請同學們課后閱讀。
陳紅梅聽后感
一、優點:
王老師教態親切自然,教風樸實扎實。特別是教學中有一個細節非常值得我學習,因為我教的也是低段。對于二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傾聽能力還不夠,所以教師在學生自由讀完課文之后,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時,她沒有這樣說,這篇課文共有幾段,我請幾個同學站起來讀一讀。她是這樣做的,輕輕地走到學生面前,用手摸摸學生的頭示意他接下去讀,而且每位同學讀的是一句或兩句,是無規律的,隨時叫到你隨時接讀。雖然這是一個很小的細節,可能老師平時就是這樣做的,但是我覺得就是這樣一個環節,學生會更認真傾聽,課堂效率會更高,學生參與面也會很廣。(大明老師作補充:這個環節對于低段孩子傾聽能力的培養的確很有效。不過,我有個建議,采用走上前摸頭的方式提醒孩子接讀,不如改成叫學號,這樣,離老師遠的學生也能有機會叫到。在平時教學中我也采用賽讀,什么叫賽讀呢?就是學生站起來讀,讀到有錯或結巴就坐下,輪到后面的同學讀,有的學生可能讀三個字就錯了,那對不起,沒機會了。有的同學可能讀了好幾段。通過賽讀,既可以讓讀的學生努力讀準讀通,也可以讓聽的孩子認真傾聽,而且在比賽的氛圍中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