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鐵罐》教學案例
教學要求: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寓言的理解
重難點:關鍵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陶罐和鐵罐》設計思路
學習寓言既是要讓學生理解課文,感悟語言,又是讓學生懂得課文蘊含的道理。本設計分兩大板塊組織教學,第一板塊(即陶罐和鐵罐當年在國王御廚里的情景)讓學生在讀、思、議、演中感悟人物形象特點,探究鐵罐驕傲的本質。第二板塊(即許多年代以后的情況)讓學生在自讀自悟和質疑問難中感悟出它們各自另一個方面的特點。最后,聯系學過的類似課文,使學生在知識的牽移與整合過程中悟出本課所蘊含的道理。
課堂教學實錄
陶罐和鐵罐
一、揭示課題,弄清陶罐和鐵罐的特點。
1、板書課題。
2、出示實物,談話導入各自特點。
(1)同學們看,這是一只——(陶罐),這是一只——(鐵罐),它們都有什么作用呢?(生說能裝東西。) (2)如果讓你選擇一種裝東西,你會選擇哪一種呢?為什么?
生1:我會選擇陶罐,因為鐵罐容易生銹。
生2:我會選擇鐵罐,因為陶罐容易打碎。
生3:…….
[師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陶罐易碎,不生銹;鐵罐堅硬,易生銹。根據板書,師引導同學們說,它們各有——長處,各有——短處]
(3)相機解釋鐵為什么會生銹呢?結合理解課文最后出現的一個詞“氧化”。
a、生說。b、師補充理解:因為鐵易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粉末狀物質,即我們所看到的鐵銹。鐵生成銹,也就是說鐵被空氣中的氧氣所氧化了。因此,課文最后出現的一個詞是“氧化”,你們理解這個詞了嗎?
* 導入:這就是當年存放在國王御廚里的兩只罐子,它們本該和睦相處,共同為國王效力,可是,事情并非我們想象的這樣。那么,它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一部分,感悟人物形象特點。
1、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并弄清這一段與2-8自然段的關系。
讀后,師出示“御廚”、“奚落”詞語。通過課前預習,你們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嗎? 生說“御廚”就是與皇帝有關的廚房。 生說“奚落”就是用尖刻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 師引導:在本課文指什么呢?
生:指鐵罐說陶罐的短處。
師: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陶罐和鐵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請找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生: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師板書這句話: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同學們思考一下,課文哪些段落是圍繞這句話寫的呢?
生說:2—8自然段。
師:第一自然段與2—8自然段是什么關系呢?
生:是總寫與具體寫的關系。
師:這一部分內容該用什么方式朗讀好呢?
生:分角色朗讀。
2、指明分角色朗讀第一部分內容。
生讀。
師生評價。
3、圖文對照,感受人物形象特點。
請同學們根據課文描述來觀察書中插圖,判斷一下,哪是陶罐,哪是鐵罐?你是怎么樣看出來的? 小組討論。(小組長安排好記錄員、匯報員)小組匯報。 生1:我們小組討論的結果是左邊的是鐵罐,右邊的是陶罐。因為陶罐是微笑的,而鐵罐是一副很驕傲,瞧不起人的姿態。生2:我們組有補充,左邊的鐵罐眉毛都豎起來了,嘴巴也翹起來了,顯然是惱怒了。師相機指點:這兩位同學都是從人物的什么方面來觀察的?(生說神態。) 生3:鐵罐是白色的,鐵罐薄、柄大;而陶罐厚、柄小。 生4:…… 4、畫出表現人物神態的詞語,通過讀、演,再現人物形象。 (1)請畫出表現人物神態的詞語。生畫詞語:傲慢、謙虛、輕蔑、惱怒。[小黑板出示這些詞語] (2)你們能把這些神態表現出來嗎?(要求:可表演,也可帶著那樣的神態去讀人物所說的話。) 生1:我想表現出“惱怒”的樣子。于是厲聲讀到“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