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壯麗的祖國山河”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兩個方面,向讀者展現了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贊美與熱愛。
三年級閱讀教學上的要求,重點是: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為了落實這些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已有的閱讀基礎,在設計此課第一課時的教學時,尤其注意這三個方面目標的訓練,精心預設了由內容與詞語歸類雙結合的詞語教學;以“海水五光十色”為教學重點,鋪開對句子的賞析,并指導學生圍繞一句話把句子寫具體,力求使學生的語言有量的積累與質的提高。
二、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認讀“饒、威、武”等10個生字;在語境中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富饒、五光十色、瑰麗”等詞語的意思。
2.能圍繞自己喜歡的內容與同伴交流,初步感受西沙群島的富饒。
3.學習“海水”的描寫方法,掌握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并積累優美的詞句。
三、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收集西沙群島的風光圖片,及文字介紹材料。
四、教學過程
(一)聊聊西沙群島的概況
1.課始播放西沙群島的風光圖片,讓學生欣賞。
2.(板書:西沙群島)這個名字很有意思。我們可以把它分作兩個部分,先看“群島”,你從這個詞語中了解了什么?對于西沙群島你又了解些什么?
3.朗讀:“西沙群島是南海上的一群島嶼,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設計說明:讓學生把課前收集的資料,結合課文的內容進行交流,對課文的內容進行適度地拓展,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學習課文埋下了伏筆。】
(二)談談對西沙群島的初步印象
1.通讀課文,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可以把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或句子反復地讀上幾遍。
2.集中學習課文中優美的詞語、句子。
(海面)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相互交錯
(海底)各種各樣的珊瑚懶洋洋的海參威武的大龍蝦成群結隊的魚
(海灘)顏色不一的貝殼千奇百怪的貝殼龐大的海龜四腳朝天的海龜
(海島)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棲息著各種的海鳥。
①分行指名學生朗讀。
②學習容易讀錯的字多音字“參”;指導書寫容易寫錯的字“懶、威武”。
③理解“棲息”的意思。
3.假如讓你在西沙群島的“海面、海底、海灘、海島”四處地方選一處最喜歡的地方去游覽,你會選擇哪一處?請簡單說說理由。
【設計說明:把詞語教學與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從理解詞語入手,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進一步深入理解作者的介紹順序;接著又以詞語為憑借,引導學生運用習得的詞語述說初讀課文的感受,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教案課件】
(三)看看西沙群島的富饒
1.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喜歡的四個內容,在文章中其實是圍繞一句話來寫的。快速默讀課文,用“~~~”劃下來。
2.(出示)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①課文寫了哪兩方面的內容?
②這兩個方面,課文又是用哪一個詞概括地表達了出來?(富饒)
③“饒”,讀準字音,了解意思。
3.像這種圍繞一句話來寫的方法,在課文的其他的自然段中也有運用。看一看是哪些自然段?(第2.4.6自然段)。接下來我們就學習第2自然段,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用“──”劃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