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教學目標:
1、理清課文脈絡,進一步感知 “總—分—總”的寫作方法,通過抓中心句的方法讓學生讀懂課文是從“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游勝地、燈的海洋”這四個方面來介紹香港的。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層次地理解課題。
3、能抓住四字詞來介紹香港,懂得運用恰當的四字詞能使文章語言簡潔清楚。
4、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通過對課題的突破和歷史的回顧和拓展,認識香港、激發學生愛國愛港情懷。試著圍繞中心句來介紹某個熟悉的地方。
三、教學準備:關于香港的課件,圖片及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今天鄭老師和你們牽手一起游香港,想去嗎?
看一組有關香港的圖片,師問:有什么感想?(美麗、繁華)
那就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吧!
(二)揭示課題
1、 讀課題,正音璀璨,課件出示明珠 ,讀“璀璨的明珠”,說說璀璨是什么意思?
2、再來美美地讀讀課題。
(三)帶略讀要求自學課文。
香港在什么地方?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呢?請你帶著要求讀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分清小節。
2、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可以是一節,也可以是一句)
3自學反饋:
(1)、香港在什么地方,它是一個什么樣地方?學生說到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對。點擊出示第一節地圖和文字。
了解香港的位置,中國海岸線的南端、亞太地區的中心(適當解釋)
板書:位置 重要性
根據學生回答,及時在版圖上點擊出香港
3、男女生對讀兩小節,教師滲透首尾呼應:
這兩句話真有意思,一頭一尾,概括地向我們介紹了香港是個怎樣的城市。
讀一遍就有這樣的收獲,那第二遍讀,肯定收獲更大。
4、再讀2-5小節,劃出最能概括這一段意思的句子。
5、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呢?作者是怎么介紹的?我們來看看課文的2-5小節。
(1)指名讀第二小節,隨機檢查字詞
(2)你能把這一節中最關鍵的一句話,來說說這一節講什么?像這樣的句子,我們把它叫做中心句。
(3)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這一句,板書:萬國市場
用同樣方法檢查3-5自然段,其中第三小節中難懂的詞語較多,如:粵菜、川菜、佳肴,可以在會讀的基礎上,老師說意思,學生讀詞。
(5)連起來說說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的嗎?
過渡語:剛才小朋友真能干,把一篇課文讀成了一句話,還把每一節讀成了句話,甚至一個詞。這讀書的本領可真高。那我們是不是已經把整篇課文學完了呢?對,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么介紹這四個特點的?首先讓我們走進“萬國市場”瞧一瞧。
(四)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香港為什么是個萬國市場呢?出示文字第一節
1、誰來讀第一句。
師引讀:香港是著名的港口,海上和空中交通特別方便,是亞太地區的航運中心,怪不得 (引讀)
交通方便了,做買賣的商人自然多了,所以它還是→貿易中心,怪不得 (引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