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說課稿
一.說教材
《趙州橋》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語文第六冊的一篇講讀課文。它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世界聞名的趙州橋。課文著重介紹了 趙州橋的 雄偉.美觀.堅固,通過對趙州橋設計特點的說明,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課文通過敘述和說明的方式,把橋的外觀和結構特征分別作了敘述,緊接著說明了一種結構的好處。由此而得到“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 智慧和才干”這個結論。又因為這個橋“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所以稱它為“是 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這篇文章開頭有敘述,結尾有結論,使文章具有很強的說明性。
這篇課文安排在本冊教材的第一組,這組教材承擔著承上啟下的任務。上學期教學重點放在詞,句訓練上,本學期則要逐步把重點轉到段的 馴良上來。而這篇課文是同學們接觸的第一篇以建筑物命名的 狀物文章。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第一,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雄偉.創舉.堅固.美觀.遺產”等詞語的意思,會用“參加”.“而且”造句。
第二,理解詞句,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第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第三自然段。
教學重點是: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以及設計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
一是學生缺少石拱橋的有關橋梁知識。
二是學生未實地見過趙州橋,缺少感性知識。
三是橋的堅固文中未直接寫出。
四是一些長句學生理解上困難。如“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要,節省了石料”。
課時安排:3課時。
二.說教法
這節課,我采用的教法有:投影演示法.談話法.讀——講——議——練結合法。
首先,談話法是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確定的。三年級兒童注意力還較容易分散,談話法能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進行積極思維活動,主要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獲得和掌握知識。運用談話法更能體現教學的雙變性,適合少年兒童樂于自我探索的心理特點。
第二,投影演示法。因為學生年齡小,知識經驗一般不足,所學知識又主要是間接經驗的文字材料,因此借助投影演示,增加直觀感,才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讀——講——議——練結合法。在新疆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會上,小語會崔巒會長反復強調:語文教學應以讀為本,多層次地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加上教師適當的講解,同學間的議論和鞏
固練習,可以使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認知能力,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志趣。
三.說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