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鐘》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及點評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花的世界,去欣賞鮮花,感受鮮花的芬芳和迷人吧!(多媒體出示鮮花)
(在小學的閱讀教學中,對于景美、意深的課文,教師要重視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在陶冶性情的同時,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在教學《花鐘》一課時,教師根據教材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需要的同時,在上課伊始,教師就創設了吸引學生的情景,播放多媒體課件──各種鮮花并配有歡快的新疆維吾爾族音樂,將學生很快帶入情境中,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情感得到激發,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在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的示范作用。在課堂中適時播放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學習新知識的欲望,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為分析、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師:能說說自己的感受嗎?同學們都想說說,老師也想說說。(出示句子: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
師:知道嗎?這么美的花兒還有更多、更神奇的秘密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3課《花鐘》。請同學們舉起小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板題,齊讀兩遍。)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什么叫花鐘?
生2:我想知道花鐘是什么?
師:你提的問題和第一位同學的一樣。
生3:我想知道花鐘是怎么來的?
師:你的問題和前兩位同學的一樣。
生4:我想知道花鐘里有哪些花?
生5:我想知道花鐘有什么用?
師根據生的回答板書。
(學貴有疑,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出,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花鐘”這個詞在學生眼中是陌生而又新奇的。疑問是自然生成的。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設計這一環節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同時也是對學生尊重的表現。)
過渡: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我們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章,掌握生字
大屏出示讀書要求: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課文。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教師出示句子)誰愿意把這幾個句子讀給大家聽。句子里還有幾個生字寶寶,請同學們在讀的時候注意看清楚,讀準確。
指名讀句子。
生1:(1)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nù)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從暮(mù)色中蘇醒。
師:你讀得真準確!
生2:(2)曇花的花瓣又大又嬌嫩,白天陽光強,氣溫高,空氣干燥(zào),要是在白天開花,就有被灼(zhuó)傷的危險。
師:你不僅把這個句子讀得很通順,還把“灼”字讀得很準確。
生3:(3)還有的花,需要昆(kūn)蟲傳播(bō)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它們開花的時間往往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wěn)合。
師:這個長句子讀得這么準確,三個生字寶寶也全認識了。你太能干了!
生4:(4)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zhì)是幾點鐘。
師:你真棒!
生5:(5)長期以來,它適應了晚上九點左右的溫度和濕度,到了那時,便悄悄綻(zhàn)開的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