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二、教學重點:
1、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
2、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三、教學難點:
1、從孔子和老子的言行中了解他們的品行。
四、教具: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出示詞語,指生認讀
曲阜 納悶 長進 請教 傳授 敬重
相距 迎候 等候 品行 老聃 淵博
風塵仆仆 遠近聞名 風餐露宿 日夜兼程 毫無保留
2、 用上上面的詞語來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教師板書課題。
二、啟發設疑
1、 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1)、自由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1)、指生讀,思考:你讀了這句話有什么疑問嗎?
(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三、細讀課文,品味孔子的品行
1、潛心默讀課文,想一想:人們敬重孔子的什么品行?你是從那些句子體會出來的?可以用筆畫一畫,在句子旁邊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師生交流
3、出示句子: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1)、淵博是什么意思?(知識豐富)
(2)、孔子的知識真的不夠淵博嗎?理解“遠近聞名”并試著換一個詞。
(3)、讀一讀,你體會出什么?板書:謙虛
(4)、自由讀,齊讀,讀出謙虛的語氣。
4、出示句子: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1)、輕聲讀,從這句話中你又體會到孔子具有什么品行,是從那些詞語體會出來的?
(2)、指生匯報,教師板書:彬彬有禮
(3)、指導朗讀,要讀出彬彬有禮的表現。
5、出示句子: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1)、隨機談體會,理解特地的意思。
(2)、指導朗讀
6、出示句子: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是從那個此體會到的?
(2)、師:孔子說:“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 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3)、師:用一個成語來代替它就是“學無止境”,并板書在黑板上。
(4)、師:如果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泉水流不盡,知識學不完、活到老,學到老。)
(5)、誰能聯系實際生活來說說?(如:爸爸媽媽工作怎么多年了,還要讀書看報來學習。。。
7、指導朗讀上面的三個句子,一起當當謙虛有禮的孔子,讀好上面的句子。
8、課文當中還有哪些句子也讓我們體會到孔子的品行?大家再仔細找一找。
9、出示句子: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1)、指生讀,說說自己的體會。教師板書: 好學
(2)、指導朗讀,讀出孔子的好學。
10、 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