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怒、暮、燥”等8個生字。會寫“斗、艷、內”等14個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結合語境理解詞語,并用欣賞的心情朗讀和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用不同的說法表現鮮花開放的特點,仿照這種特點寫一段話。【教學準備】(1)教師搜集各種鮮花開放的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2)學生整理自己知道的花草名稱,觀察自己所喜愛的植物開花的時間。【教學時間】: 兩課時【教學流程和設計意圖】一、激趣,引入課題,欣賞鮮花盛開的圖片,積累描寫花的詞語。將盛開的花組合成鐘面,引出課題《花鐘》。讀題。二、讀文,整體感知。1、學生讀課文。師:請大家放開聲音自由讀課文,遇到讀不順的地方再回讀一遍。2、檢查朗讀課文的情況。(1)詞語 欣然怒(nu)放 暮(mu)色 干燥(zao) 淡雅(ya) 昆(kun)蟲 傳播(bo) 吻(wen)合 大致(zhi)(2)難讀的句子師:有哪幾處讀起來有些拗口呢?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指導。如:曇花的花瓣又大又嬌嫩,白天陽光強,氣溫高,空氣干燥,要是在白天開花,就有被灼傷的危險。深夜氣溫過低,開花也不適宜。長期以來,它適應了晚上九點左右的溫度和濕度,到了那時便悄悄綻開淡雅的花蕾,向人們展示美麗的笑臉。還有的花,需要昆蟲傳播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它們開花的時間往往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合。穿插理解“吻合”在文中指什么意思?3、了解課文講的內容師:課文很快得讀通順了,你覺得自己已經學懂了什么呢?根據學生的回答來板書:不同時間 開的花不同原因:溫度、濕度、陽光把花圃修建成花鐘。師:我把大家智慧的結晶寫在黑板上了。原來,課文是圍繞“花鐘”這個題目寫了三個內容,邀請一位小朋友說一說。(課文圍繞“花鐘”寫了三個內容,不同時間開的花不同;原因與溫度、濕度、陽光有關。植物學家利用這個特點把花圃修建得像花鐘。)四、講讀第三自然段1、明白花鐘指什么?師:現在,大家明白“花鐘”是指什么了嗎?出示: “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這些花在二十四小時內陸續開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這是不是很有趣。2、指導朗讀(1)讀出文章中關鍵詞語表達的意思。如“大致”、“陸續”等等,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用詞準確。(2)讀出想象的畫面。(出示花鐘的圖畫)(板書:讀出意思 讀出畫面)。師:朗讀時,想象情景,讀出意思,這樣的朗讀才算是真的讀得好。我們一起讀一讀。生:(一起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三、猜謎,書寫生字。1、出示生字表,認認真真地看字形,寫一遍。2、聽老師編順口溜,看看是哪一個字。 每一滴酒都喝完, 雖然是張弓,無力拉不動,醉到爬起星滿天。 如果拉彎弓,體壯力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