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教案
1、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總結歸納。
2、小組交流。
3、學生匯報學習成果,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老師幫助歸納概括。
板書:決意拜師——洛陽拜師——虛心求學——受到尊重
六、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課文。
思考:你從這段話中知道了什么?
2、學生交流,回答問題。
學生可能會回答:孔子當時已經很有學問了。孔子很虛心好學。
3、相機提問:
(1)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孔子當時已經很有學問了?
(2)你怎么理解“遠近聞名”?
(3)從哪些詞句能夠看出孔子虛心好學?
抓住重點詞語是理解句子的好方法,通過理解重點詞語來理解句子,體會孔子好學的品質就不難了。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七、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生詞。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讀課文,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理出了課文的敘述順序,并且學習了課文第一段。孔子當時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可還是決意要到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真是個虛心好學的人。孔子怎樣拜師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課文第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導語:孔子是怎樣拜師的呢?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
(1)思考讀了第二段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畫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思考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小組交流學習成果,老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匯報學習成果。
學生可能會回答:孔子求學艱辛、禮貌、虛心;老子謙和等。老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文中的重點句子。
4、引導學生體會重點句子。
這些重點句子具體表現了孔子的禮貌與虛心好學,老子的謙和、誨人不倦的品質,通過感悟理解重點句子,對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孔子與老子的品質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全文學習的重點。
關于孔子求學艱辛的句子: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到了洛陽。”
老師提問:
(1)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孔子求學很艱辛呢?
引導學生找出“相距上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終于”等詞語,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于”的意思。讓學生緊扣“終于”,聯系上文,充分談自己的感悟,體會孔子的心理和情感。
(2)讀了這句話你頭腦里會產生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呢?
讓學生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孔子求學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培養學生的想像和表達能力。
小結:
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表明了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這句話把孔子求知若渴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3)指導學生用恰當的語氣朗讀這句話,讀出自己的感受。
關于孔子禮貌、虛心的句子:
“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1)引導學生從句子中找出“行禮、您、拜見、請、多謝”等詞語,體會孔子的禮貌、尊師。
(2)相機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句子品味“拜訪”和“拜見”兩個詞語的異同。
(3)引導學生圍繞“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結合上文孔子在求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謙虛好學,不怕吃苦,彬彬有禮的品質,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這句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