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對詩句的處理上,我覺得能做到扶放結合,前兩句重點引導,后兩句放開手腳讓學生想象。理解詩句是為了誦讀詩句,我努力去這么做。我們班邱志翔的小姨在新加坡,他的朗讀水平不算優秀,但課后他對我說,剛才他在讀古詩的時候都想哭了。我想,在教師的引導下,他能在詩文誦讀里傾注了自己的情感,應該算是本節課的一點點成功之處吧。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
教學目標:1、 能熟練地,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全詩。2、 深入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感受古詩這一獨特藝術形式的美。教學重點:深入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感受古詩這一藝術形式的美。...
學習目標:1、 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體驗王維思親,思鄉之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學習重點、難點1、理解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教學目標:1、 能熟練地,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全詩。2、 深入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感受古詩這一獨特藝術形式的美。教學重點:深入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感受古詩這一藝術形式的美。...
教學目標1 學會本課3個生字。2 背誦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3 體會作者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感情,養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目的: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2.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句意思。3.體會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戀之情。教學重難點: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句意思。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出示古詩。...
學習目標:1、借助拼音認識憶、異、逢、佳、倍、插6個二類字和憶、異、逢、佳、倍、插、遍、遙8個一類字,能通過對比分辨出異上半部分巳與已的區別,知道插的正確筆順,正確書寫遙、插。...
【設計特色】1、“思”為主線,貫穿全詩教學;2、以“思”促讀,以讀感“思”;3、重拾傳統節日,弘揚中國文化!菊n時目標】1、熟讀古詩,理解詩意;2、重點理解“獨”、“異”、“倍”、“思”、“遙”等字;3、體會游子的思鄉懷親之情...
教學目標1. 理解字詞意思及詩句的意思;2.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3.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4. 感受詩句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特點。教學重點: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教學目標1.會認8個生字,會寫11個字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二、教學重點理解詞句,想像詩歌內容。...
學習目標:1、 借助拼音認識“憶、異、逢、佳、倍、插”6個二類字和“憶、異、逢、佳、倍、插、遍、遙”8個一類字,能通過對比分辨出“異”上半部分“巳”與“已”的區別,知道“插”的正確筆順,正確書寫“遙、插”。...
教材分析:古詩的學習到了三年級,開始引入了注釋。因此,在教學古詩兩首時,應當恰當地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注釋進行學習理解!兑箷姟访枥L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農家院落里寧靜悠閑,秋風中的梧桐傳達著秋的寒意,勾起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被選入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教科書中。此詩很有名,因此詩的釋義頗多,所以疑義也就難免。...
教材分析:《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首抒寫鄉情的千古絕唱,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他當時只有十七歲,正在長安謀取功名。恰逢重陽佳節,作者孤身飄泊于繁華熱鬧的帝都,倍感孤單,非常思念家鄉親人。...
師:同學們,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已經來臨,知道它的來歷嗎?生:不知道。師: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
一、教學目的:1.閱讀課文,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學習李時珍為了能夠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艱險,堅持實踐,行醫著書的高尚精神。...